![](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40/w640h400/20230625/b329-34cf39b6b88a5e7c84da237236d1eb43.jpg/w700d1q75cms.jpg)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甲午海战大量用“掺沙炮弹”是落后 !1891年6月26日中国北洋水师舰队起航访问日本。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64/w640h424/20230625/bfb4-08312e7d55fb24ab06e8ccc0e1b059b9.jpg/w700d1q75cms.jpg)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为什么惨败?
除了速射炮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双方炮弹投射量相差20倍,还有弹药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可以这么说,因为武器装备的差距很大,北洋水师如果能够获胜,才算是奇迹。
简而言之,当时的海战主力炮弹为两类:穿甲弹和榴弹(开花弹)。
北洋水师存在的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恰好是海军装备突飞猛进的时代。
以火炮为例,技术的变化非常快。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169/w640h329/20230625/0748-1e067828c055835874c09db5bacb1c46.jpg/w700d1q75cms.jpg)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首先发明了成熟的海军后膛火炮,逐步淘汰了落后的前膛炮。前膛炮最大的问题,是需要从炮口装填,导致火炮射速很慢。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装备前膛炮的福建水师军舰,遇到使用后膛炮的法国军舰,根本不堪一击。短时间内,福建水师就被敌人的炮火压制,损失惨重。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21/w640h381/20230625/2ffb-5bcde34ffba174f4bc35298f06be7ea6.jpg/w700d1q75cms.jpg)
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很先进,然而短短10年后,德国克虏伯公司就发明了横楔式炮闩,推出了安全性更好的后膛炮。这种火炮改善了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故障率高的问题,从而彻底淘汰了前膛炮。
在1870年,阿姆斯特朗公司推出了液压炮架,可以利用液压装置实行大型火炮的后座,大大提高了射速。北洋水师的超勇级军舰,就是采用这种主炮。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70/w640h430/20230625/53eb-e5bc30b5137364c2b0d1dc942efd6e8d.jpg/w700d1q75cms.jpg)
仅10年后,1880年英国人又发明了更先进的液压炮架,更加轻便,也减少了后座后恢复的时间,提高了射速。北洋水师的致远号巡洋舰,以及日本联合舰队的浪速号都采用这种炮架。
然而,北洋水师从1888年以后就停止购买军舰和升级武器。
在海军武器一日千里的当时,这无异于自我毁灭。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136/w640h296/20230625/52ff-7ff1192bd3f2456f428c119b8d72d09c.jpg/w700d1q75cms.jpg)
而这一时期,法国哈奇开斯公司,发明了新一代的速射炮架。这种炮架使用了划时代弹簧复进技术,这就是著名的弹性炮架。
这种弹性炮架可以让火炮射速大为提高,理论射速是上一代火炮的10到20倍。原则上,只要装备这种火炮,就可以碾压装备上一代火炮的任何军舰。
不过,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这种弹性炮架不能用于200毫米以上重炮。
而欧美列强装备大量铁甲舰,使用200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即便火力再强也是难以击沉铁甲舰的。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320/w640h480/20230625/e417-7215487ea56ea39a673b5953c09d8321.jpg/w700d1q75cms.jpg)
欧美列强对这种速射炮不太敏感,而日本海军则捡到了救命法宝。
日本联合舰队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倒是装备数量惊人的120毫米和152毫米火炮。
如果日本舰队这些中口径火炮的性能同北洋水师差不多,自己虽然有火炮数量优势,北洋水师却有2艘铁甲舰,胜负还难说。
现在只要装备新一代速射炮,日本联合舰队就占据绝对优势。除了定远号和致远号两艘铁甲舰外,北洋水师任何军舰也挡不住速射炮的猛击。而即便是铁甲舰遭遇速射炮围攻,即便不沉也会负重伤。在日本舰队没有装备铁甲舰的情况下,换装速射炮至为重要。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22/w640h382/20230625/8a81-fb6485051ea73a88401960d698a88bca.jpg/w700d1q75cms.jpg)
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依靠中口径速射炮,发射的炮弹是北洋水师发射的20倍以上。北洋水师此战发射炮弹886发,日本联合舰队是20921发。
这就等于是20支日本舰队,围攻1支北洋水师,又怎么能不赢呢?
更夸张的是,日本吉野号一艘军舰就发射1200发炮弹,比北洋水师整体发射炮弹还多。
这还打个屁啊!
上面说的是火炮,我们再看看榴弹。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523/w485h838/20230625/51e3-1f5d269273a411239d83292bc9a826e0.jpg/w700d1q75cms.jpg)
首先说说榴弹。
有意思的是,欧美列强海军不太重视榴弹。
黄海海战之前,世界上没有一艘大型军舰是被榴弹打沉的。
对于防御力比较强的军舰,榴弹的作用是有限的。
当年的榴弹同二战的榴弹,是有很大不同的。榴弹的引信装在弹头,只要击中敌人军舰就会爆炸,而不是射入军舰内部然后再爆炸。
所以,榴弹主要用于摧毁甲板上的无遮挡建筑物、引爆炮弹、杀伤水兵之类,对于军舰难以造成致命伤。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574/w640h734/20230625/c2dc-2c4005d75b902d8c2eb0db512c03c4c2.jpg/w700d1q75cms.jpg)
如北洋水师防御力较强的“来远”号装甲巡洋舰,在黄海大战中弹225发,军舰的上层建筑被毁,舰身进水,舰舷几经倾斜,只剩下前主炮还能射击。当遍体鳞伤的“来远”回到旅顺港时,围观的人群都在惊叹。这艘装甲巡洋舰的上层甲板及军官舱木制部分全部烧光,甲板尽毁,钢梁暴露钢铁变形,整艘军舰只剩下骨架,舰身水线以上部分虽经烈焰熊熊,但机舱内机器仍运转如常,居然还能不需拖带自航返回。
而来远号只有2900吨,在列强海军只算是轻型军舰,榴弹尚且无法彻底击沉。
话虽如此,榴弹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就是可以最大程度削弱敌舰战斗力。
即便是安装了不少装甲的来远号,实际上已经失去战斗力,只是没有沉没罢了。
来远号的姐妹舰经远号,就没那么好运。在日军4艘军舰围攻中,经远号重伤后沉没,全舰二百七十人仅十六人生还。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595/w547h848/20230625/6c5a-d0dbc567735a5007f85bca6ac160fc1c.jpg/w700d1q75cms.jpg)
再看看穿甲弹。
穿甲弹严格来说分为二种,第一种就是纯粹的穿甲弹,弹头并不装火药或者炸药的实心弹。
这种穿甲弹很容易理解,完全依靠金属弹头将军舰射穿,尤其射击水线以下会导致舰体破裂而沉没。
所谓的掺沙子的炮弹,就是这种实心弹。弹头是中空的,需要放入一些沙子配重,提高实心弹的威力。
配重的并不只是沙子,也有石子甚至泥土。不过配重可不是乱来的,必须有严格的重量配比,以保证弹头的稳定性。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82/w640h442/20230625/ccc2-550c1a31cb3654b4e22ad926c615b494.jpg/w700d1q75cms.jpg)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钢子。
这种穿甲弹有些奇怪,可以看作改良版的穿甲弹,是可以爆炸的。
旧式的钢子在弹头装上黑火药,弹头撞击到敌人军舰以后黑火药会向前撞击,出现爆炸情况。但这种爆炸会有个延时,弹头射入军舰内再爆炸,这样等同于威力更强的开花弹,可能导致军舰内部严重损伤。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这种引爆方式非常不靠谱,旧式钢子不爆炸的概率非常高,基本无用。
这样就出现了新式的钢子。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96/w640h456/20230625/e7e7-76e10298090aad344fecf7aecbfe432e.jpg/w700d1q75cms.jpg)
这玩意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在几年前刚刚制造的,是一种装有弹底引信的穿甲弹。
由于安装了引信,这种钢子的爆炸率比较高,威胁自然大一些。退一步说,即便钢子没有爆炸,也是作为一枚单纯的实心弹使用了,并不吃亏。
简而言之,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榴弹或者说开花弹,威力都是有限,基本都是碰到敌人装甲就炸,难以给敌人大型装甲军舰造成致命伤。对于中小型军舰,尤其是装甲防御力弱的军舰,就有很大杀伤的。
除了定远号、致远号两艘铁甲舰,北洋水师只有经远号和来远号两艘装甲巡洋舰,能够对榴弹有一定抵抗能力,其他军舰都是不堪一击。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185/w640h345/20230625/8ef8-5ad08dc1449aefc02d18097af6331108.jpg/w700d1q75cms.jpg)
经远号在围殴下沉没,来远号重伤,定远号和致远号也有不小的损伤。
这也是北洋水师实力较弱的结果,如果日本人遇到的是欧美主力舰队,依靠榴弹是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列强随便出动几艘铁甲舰,配合使用榴弹的速射炮,就可以将联合舰队打的七零八落。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345/w640h505/20230625/bc97-7f9c8cf09128db7a4554c649babdc531.jpg/w700d1q75cms.jpg)
再看看穿甲弹方面,单纯的实心弹或者难以爆炸的旧式钢子,威力还大大不如榴弹。
黄海海战中,日军的军舰中弹不少,受伤却很轻微。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90/w640h450/20230625/8c46-e45c998c48195d5fa25d16cbaf43d460.jpg/w700d1q75cms.jpg)
辅助巡洋舰“西京丸”号是商船改造的,根本没有任何装甲防御力。
海战中,“西京丸”号遭遇围攻,被击中12发炮弹,至少包括了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结果仅仅是轻伤,船上舰员无一阵亡,只有11人受伤。
如果说西京丸号好歹还有3000吨,也许没那么容易被击沉。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74/w640h434/20230625/93a5-fd37ad5aa394b9cec7f8b1296da7838c.jpg/w700d1q75cms.jpg)
622吨的炮舰“赤城”号,是弱得不能再弱了,甚至应该被当做炮艇。
“赤城”号在被长达1个小时围攻下,中了30多发炮弹,其中至少有1发210毫米炮弹、3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
夸张的是,“赤城”号同样没有被击沉。
那么,稍微强一些的军舰又如何?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543/w640h703/20230625/535d-2ac1de255390923bf5cd15403a5528da.jpg/w700d1q75cms.jpg)
比睿号标准排水量2250吨,比赤城号大了不少。但比睿号是1878年装备的老式军舰,已经有16年服役历史。
更夸张的是,比睿号不是纯粹的钢铁军舰,船体采用铁胁木壳,这种结构就是龙骨、框架等承重部位采用铁质,船壳、舱室还是用木料,为了增强防护,船体用了外装的装甲,其中水线带装甲厚度为中部137毫米,到艏艉减至88毫米。
这种使用大量木头的军舰,防御能力也不强。然而比睿号被击中23发各种炮弹,虽死伤50多人,军舰也没有负重伤。
可见,北洋水师火炮的杀伤力太逊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784/w640h944/20230625/6581-b3c585850c7e78e1fbdf21643c067651.jpg/w700d1q75cms.jpg)
北洋水师发射的都是穿甲弹,对于轻型军舰的威胁有限。日军回港后,发现很多军舰被北洋水师穿甲弹射穿,炮弹直接穿过装甲射入海中。
这样一来,船只就是被打了个洞。如果不是水线以下,对船只的影响就有限,还不如一枚榴弹。
真正损失较重的是旗舰“松岛”号,恰好被“镇远”号所发射的1枚105毫米炮弹击中了4号炮位的120毫米速射炮。炮身被打飞后,砸中了附近60发的120毫米炮弹并引发殉爆,并非305毫米炮弹自身造成。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78/w640h438/20230625/01c3-407a4f22fe36183dacc7cfe8867a8407.jpg/w700d1q75cms.jpg)
而北洋水师使用的炮弹,基本都是旧式穿甲弹,配合部分榴弹。
汉纳根曾经在信中提到,在战前“定远”和“镇远”舰上的305毫米炮弹只有67发榴弹,旧式穿甲弹数量则较为充足。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榴弹数量有限,不能对日本军舰造成严重杀伤。而旧式穿甲弹,对付日军这些吨位并不算很大,普遍没有强大装甲防御的快速巡洋舰,效果并不好,尤其破坏力有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北洋水师的炮弹几乎都是天津机器局自己生产的。
而天津机器局的技术老旧,不能大量生产新式炮弹。
而当时北洋水师购买的洋人弹药已经很少,最终导致新式穿甲弹和榴弹都不多,导致海战效果很差。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320/w640h480/20230625/13f2-4d7056017c1f38793ac71271141968f7.jpg/w700d1q75cms.jpg)
北洋水师“平远”号一发260毫米穿甲弹在命中“松岛”号左舷以后,一路穿过士官次室、中部鱼雷发射室以后撞击到了“松岛”320毫米主炮的炮架,击碎了驱动装置的液压罐。如果只是一枚新式钢子穿甲弹,此时爆炸以后可能导致“松岛”直接重伤或者沉没,然后实际上仅仅导致轻伤。
相比起来,倒是榴弹对日本的中小型军舰威胁更大。
“定远”号发射的1枚305毫米榴弹击穿了“比睿”左舷后部的船体,在充作临时救护室的军官餐厅内爆炸,当场击毙17人,另有30多人受伤。剧烈的爆炸还造成后部主甲板部分塌陷,内部结构受伤。一发炮弹就造成“比睿”50多人死伤,而全舰官兵才280人,等于一炮打死了五分之一。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648/w640h808/20230625/a3bb-8e41beff5c41219407bed44e3a51358d.jpg/w700d1q75cms.jpg)
上面扯了这么多,关键要说什么?
日本联合舰队则不同,他们的新式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配备的是大量新式穿甲弹和榴弹。根据日本海军战后统计,联合舰队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共发射了3500发炮弹。
按照命中率11%为例,北洋水师就被击中了近400发新式炮弹。
北洋水师中小型军舰根本就顶不住,这才被连续击沉5艘,余者还基本都是重伤。
需要说明的是,丁汝昌之流早在数年前就知道新式炮弹的重要性,多次向上面反馈,却没有得到重视,根本就不去配备。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625s/215/w640h375/20230625/c6dd-66ccb77bcd7b6a8ad3b2e62bba717c0c.jpg/w700d1q75cms.jpg)
直到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被胖揍了,上面才醒悟过来:天津军械局在黄海海战后紧急向德国订购了大批新式穿甲弹,其中有1120发305毫米新式穿甲弹、50发260毫米新式穿甲弹、2000发210毫米新式穿甲弹、300发105毫米新式穿甲弹。但是由于从海外购买费时久远,要到1895年3月才能到货。那时北洋水师早就全军覆没,丁汝昌和北洋水师已经等不到了。
所谓炮弹里面沙子,本来就是正常现象。但这不能掩盖,北洋水师乃至整个满清海军的腐败和无能。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