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终于定了,最高层拍板,各省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成真

大事终于定了,最高层拍板,各省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成真
2024年06月12日 21:39 人生资本论

昨日高层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重头戏是粮食领域的农民保障省级补偿,这是个大事。

我们认为:1、对于粮食问题,这次的会议给的格调很高,说的是“要在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我国13个产粮省的产量占全国的80%,从地区的角度,这些粮食主产区大多经济不强、财政压力大,尤其越往基层,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从农民的角度,谷贱伤农会严重挫伤种粮地区和农民的积极性

2、目前的办法是中央政府来补贴产粮区,而主要受益的粮食主销区并未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因此现在就是要建立省与省之间,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利益补偿体系,就像之前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一样,但是粮食的补偿问题远比这两个复杂的多,因为电、气都是由国家统一调配输送,所以中间环节很容易把控,但粮食涉及到复杂的高度市场化生产、流通、消费把控难度很大,因此这些年来一直没能有效推进,所以这次提出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大概率是下了决心的。

3、这次的粮食补偿机制另一个迫在眉睫必须要推进的原因就是:土地指标流转。在二月开的中央深改会上提出“要让土地要素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意思就是土地指标以后能在省与省之间流转东部农田退耕,改造成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而中西部则是把地复耕成农田,这样东退西复,农田规模也就保持下来了。但如果土地指标流转政策实施后,头等大事就是中西部因复耕农田而多产出来的粮食,如果不建立粮食补偿机制,那么相当于中西部牺牲自身发展然后免费给东部送粮,因此必须要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勾稽关系,正因要实施“实质性”粮食补偿机制,说明“土地指标流转”这一政策要快来了,而也正因“土地指标流转”政策要推进,所以必须要先手一步搞粮食补偿机制。

沙美安保协议并未续约。6月9日,沙特阿拉伯政府没有在《沙美安保协议》到期后同美国续签,这是自1974年签订以来首次未续约,意味着美军在沙特和波斯湾的驻军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这一举动受到了外界的广泛猜测和联想。巧合的是,仅仅过去一天,6月10日,美国即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加沙停火协议》并火速通过,并据称以色列已经接受了该停火协议。

我们认为:1、沙特不同美国续签《沙美安保协议》,并非真的想斩断同美国的安防同盟,而是以此施压达到政治目的,沙特附加了两个条件,一是以色列必须从加沙地带撤军,二是美国必须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沙特此举非常高明,一方面获得了阿拉伯宗教国家逊尼派势力的支持,一方面又让美国左右为难。2、美国也知道沙特是借此施压,因此也在不断对外宣称沙美协议即将谈妥,也是给沙特施压力,想逼其放宽条件,这也是美国最近一直往中东增兵的原因。3、老美如此紧张,还是为了美元,因为沙特刚刚加入了“多边央行货币桥”,可以通过非美元手段卖石油,虽然货币桥里现在就几个国家,但是观察员就有26个,还有130多个国家围观,搞不好沙特哪天真就另立门户了。4、从长远上说,沙特本心是想摆脱美国的,但现在远不是时候,所以沙美安保协议大概率还是会续签,因此目前对沙特来说,这样的政治诡计阳奉阴违反而是上上策,多少带点“东方智慧”。而中国想要打破美元石油体系,沙特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棋。

是否到了要组建住房银行以改善楼市的地步?过去二十年,政府对房地产的管控形成了两条主线,一是央行-商业银行-社会主体的金融信贷链条,二是中央-地方政府-开发商的行政链条,“垂直链条式”管理让房地产在上行阶段能指数级放大整体市场的规模,比如通过商业银行货币乘数效应,比如通过地方政府大规模征地拆迁,但在下行阶段,由于多出了中间环节,导致政策的效果往往难以触达基层。

我们认为:1、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来看,组建住房银行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我们应当仿照美国,组建房地美和房利美,通过两房来汇聚房贷发行MBS,再由央行来购买MBS,建立基础货币直达房地产的常态化机制,中央和央行可以直接调控房地产的流通货币,避免中间环节(银行、地方政府)冲淡政策效力。2、这样的直达机制好处太多,比如非常容易调控整个行业,效果容易评估、能缓解资产荒、能稳定人民币价值、能将锚定物从房价转变为房贷,能解决蓄水池问题,而且从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时机已经趋于成熟。3、目前各大银行对于给房企房贷仍然心存顾忌,因此剥离这类非优质房贷业务,交由组建后的住房银行来承担,类似于当年的“四大AMC”。此外,除央行外,还可以探索公积金购买MBS的相关业务,盘活公积金体系内沉淀资金

茶饮料大战即将打响。6月的无糖茶市场十分不平静,线上各种打折促销,线下也早已攻陷5元主流价格带,东方树叶、元气森林、果子熟了、农夫山泉、康师傅、东鹏等一众厂商开始纷纷内卷。

我们认为:1、2023年无糖茶市场大放异彩,东方树叶疯狂吸金,引发跟随者接踵而至,水饮企业、食品大鳄,连锁奶茶都纷纷下场研发无糖茶,虽然研发出七大茶类,小众茶凤凰单枞、鸭屎香等独特产品,但高级的差异化大战很快就结束,接下来,该轮到价格战了。2、茶饮料大战的表象是价格战开打,本质是差异化无法拉开竞争优势的形势下,只能依靠性价比争夺购买力,在这背后,产品、茶种、渠道乃至品牌的竞速,才是考验厂商耐性和恒力的终极之战。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消费者喜甜腻厌苦涩,但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去糖化潮流之下,本味茶才渐成主流,在减糖、零糖趋势之后,基于无糖茶的机会,将是功能性属性,这恰是在中国传统茶叶中,可以深入挖掘的方向之一,“功能性”茶饮将会是破局的机会所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