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和职业教育,迎来了时代的急剧加码。
从高等教育来看,本科专业正在进行一场全国大洗牌。出现了这些变化——
外贸专业、土木工程降温,金融专业就业更难了;理工类院校经费快速攀升;强基计划进一步向理工倾斜;理科、工科、农学、医学大都要求选科“物理+化学”。
今天7月,985名校四川大学的官网上悄然发布了一则公告,这所百年名校一口气撤销了31个专业,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保险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
理科生很吃香,文科生很受伤。
其实这早有预兆。2023年3月的时候,教育部等五部门就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原则就是要服务国家发展,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什么是国家战略需要的学科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先进制造。总之,什么产业被西方高科技“卡脖子”了,基本就是国家需要的了。
国家对理工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101计划"、强基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为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开辟绿色通道。
在经费投入方面,传统理工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预算经费暴增50亿,增长幅度高达35%,直逼200亿大关。
再看就业。据估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高达2500万至3000万,光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就达到500万。教育部最近光增设的集成电路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高职专业点就有2123个,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点数量分别增加52%、43%、33%至105个、97个、280个。
更早前的202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公众号发布一篇工作论文《关于中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其中提到的“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这句话被媒体放大,把讨论带偏了。但是舆论的天平,确实开始慢慢倒向了理工科。
这背后是越来越激烈的大国博弈,是中国努力冲破西方科技“卡脖子”的绝地反击,是一场输不起的国运之战。
其实,从文理科比来看,中国更像是理工科大国,而不是文科大国。
比如从文理科生的比例结构,中国文科生占比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占所有毕业生的52.2%,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数据分别为64%和64.7%。中国文、理科生的相对比值约为1.1:1,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84:1和1.78:1。
中国的理工科占比,本来就很强了。而未来,会更强。
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新模式。例如,将人工智能与医学结合,培养智能医疗人才;将大数据分析与社会学结合,培养数字社会治理人才。
总之,科技实力成为国力的制高点,没人能左右趋势。无论如何,放下文理之争的偏见,赶紧上车才是普通人最大的机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