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不够用了。
优质本科扩招是大势所趋,不过扩招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师资如何跟上,根据统计,当前47所“双一流”高校学生老师比超过18:1的警戒线,其中17所超20:1,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等“巨无霸”高校在校生均超过7万人,但师资仅为4000人左右。
教师质量方面,虽然102所“双一流”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超90%,但教学能力与需求错配问题凸显,教育部《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中指出,2018年教授授课率仅77.11%,虽部分高校近年来提升至100%,但“教得好不好”仍是痛点。
我们的判断:
1、根据当前人口结构,到2034年之前,本科都会处于被迫扩招阶段,年均扩招超10万人,按生师比18:1计算,需年均新增5500名教师,但高校编制限制和人才引进周期导致供给滞后,部分高校依赖“师资共享”和临床教师充数。
2、但供给增加却面临多方面约束,一方面是标准严格,学历门槛提升(博士占比从65%升至89.6%)、职称评审改革(破“五唯”)和教学压力(教授授课率硬性要求)三重标准叠加,加剧了“合格大学教师”稀缺性,另一方面是薪资待遇,青椒(青年教师)待遇低下进一步削弱了职业吸引力。
3、 当前学生需求呈现年轻化、产业化和交叉学科化趋势,而高校传统师资结构单一,交叉学科师资培养周期长,产教融合机制不完善导致供给脱节。
4、2034年前高考人数持续增加,2034年后又会不断减少,甚至可能大幅减少。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里,扩招压力持续,但适龄人口下降可能引发高校合并潮,编制收缩与师资冗余风险将同时存在。这确实是个难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