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经济学家满天飞,制造企业却招不来博士

为何经济学家满天飞,制造企业却招不来博士
2021年09月20日 08:16 谭浩俊财经视角

为何经济学家满天飞,制造企业却招不来博士

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在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位居第三。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工程类企业,却很难引进到博士。他们从20年前开始引进博士,但如今近3万员工里,博士学历者只有53人。且离职率很高,近三年博士离职率达到了21.8%。另外,徐工近三年的绩效考核中还末位淘汰了5名博士。

也就是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进的博士,还未必是企业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博士,确实让这家已经具有国际水平、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企业有点想不通。而想不通的,又何止是徐工,其他制造业企业同样面临引进博士难、留住博士更难的格局。媒体对此的分析是,理工类博士少、专业学位的博士比例低,导致制造企业引进博士难。因此,必须改革博士培养体制。

媒体的分析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完全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过去被年轻人视作珍宝的理工科,近年来确实有被边缘化的现象。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施一公曾公开表示,“清华大学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也告诉我,想去金融公司。大学根本的导向出了问题,我们不该用就业指标来考核大学。”

毫无疑问,施一公校长的话,点中了目前高等教育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热心基础研究、理工科专业研究,热心于制造业的年轻人,确实比重大大降低了,更多的都是想去社科类专业,特别是经济类专业。因为,社科类研究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有个博士学位,很多就能出名,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别的不说,在目前的经济领域,被称作经济学家的人真的多如牛毛。一些博士刚刚毕业,根本没有什么成果的年轻人,只要被机构、基金等聘用,就能立马挂上一个经济学家的头衔,有的还被称作首席经济学家。至于这个经济学家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他们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无非就是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生搬硬套一下,根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和实际效果,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了。但是,他们却可以一个个地拿着令理工科专业博士只能望其项背的薪酬,以及到处参加论坛、讲座等的社会地位。

相反,一名理工科专业的博士,无论在研究机构还是在企业,没有实实在在的本事,是拿不出成果来的。没有成果,要想获得较高地位、较高薪酬,也是不大可能的。徐工集团有5名博士被末位淘汰,就足以说明理工科专业博士的要求是远高于社科类的,是必须有真金白银的实力的。很多人羡慕华为的薪酬,认为只要能够留在华为十年不被淘汰,就有可能获得年薪百万待遇。但是,与经济学类博士相比,毕业后只要找到一个好的机构、好的基金公司,当个分析师什么的,可能不要两年,年薪就能达到百万。如果有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头衔,那就更是薪酬高得让人眼红了。某所谓的经济学家,不就年薪1500万,且没有为企业出过多少好主意、提过多少有用的建议。

正是因为理工科专业出成果难,薪酬普遍较低,才导致大量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改行学金融、证券、互联网等,从而为自己的就业和薪酬创造新的条件。特别是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理工科专业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博士阶段也转行金融等专业,着实让人感到可惜。留下的,则有一些是转行能力不行、理工科专业学得也不扎实,只能拿一个博士文凭,到了制造企业也无法留下的人,使制造企业引进人才的难度更大。

我们不是说中国可以不要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同样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因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有真才实学的经济学家帮助出主意、提建议,特别是宏观经济决策,更需要经济学家来共同把脉,需要经济学家当好智囊、做好参谋。前提是,必须真正有本领、有才学,真正了解经济、了解企业、了解居民,而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恰恰是,那些自诩为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的人,没有几个是有真才实学、能够充当参谋的。相反,误导决策者倒是不少。

所以,必须改革现行博士培养机制,转换博士培养体制,出台更多吸引年轻人立身基础研究、理工科专业研究的政策,出台更多有利于博士生到制造企业和扎根制造业的政策。同时,对经济学家之类的名称,需要规范,需要有严格的标准,而不是自吹自擂、自诩自夸。对金融企业的薪酬等,也要做出进一步的规范与约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