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财联社2月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在《求是》撰文称,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这是近年来很少出现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依据经济发展形势要求,特别是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做出的一次比较理性、客观的分析,既可以认为是一种建议,也是可以认为是下一步的一种政策导向。那么,应当如何来看待“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呢?何谓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呢?如何防止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三全方面进行评估分析。
首先,要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有效评估。出台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对经济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对经济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对经济运行状况有充分的分析。要知道,如果出台的政策与经济形势不符、与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与经济运行状况相背,这样的政策,就不仅不会对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弱化经济的运行效率。
很显然,就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来看,无论是外部经济环境还是内部经济环境,无论是宏观经济形势还是微观经济形势,都是偏弱的,是不利于经济稳定的,是对经济会产生下行压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的制定,就必须把“维稳”放在突出位置,围绕经济稳定出台相关政策,自然就是以积极、稳健为主基调,防止出台对经济稳定有影响的政策。因此,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也就成了必然。否则,一旦经济出现明显下行,所需要付出的政策代价会更大,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会更大。所以,出台政策前,必须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有效评估,并充分了解微观经济形势,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评估。
其二,要对已经出台政策的作用进行有效评估。在对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是否就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了呢?我们认为,还不够稳妥。虽然从宏观形势和宏观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确实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了。但是,已有的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作用发挥如何,也需要认真分析、有效评估。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制定政策的力度和强度。如果现有政策已经比较完善,就是因为落实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最急需做的,就不是制定新的政策,而是保证存量政策作用的发挥。如果确实存在政策落实情况差,作用效率低,那就只有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做文章。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出台怎样的增量政策。否则,就是政策资源的浪费,政府形象的损害。
另一方面,它直接影响新出台政策的落实效率和作用效果。现有政策的落实情况、执行效果,是对未来政策的一种映照。如果存量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增量政策也会出现相同结果。如此,就会出现政策传导上的低效率,甚至负效应。政策不仅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让政策享受者感到被愚弄、被挤兑。譬如资金扶持政策,如果大多被中间环节截留,市场主体等还怎么对政策有信任度。因此,对存量政策作用进行有效评估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政策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的民众形象。在对已出台政策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增量政策,就能避免有收缩效应政策的出台。
再者,要对拟出台政策的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估。在做好了前面两大方面的工作后,就可以考虑出台新政策、增量政策的问题。毫无疑问,新政策也好,增量政策也罢,都必须对政策出台后可能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新政策、增量政策一旦出台,会不会产生预想的效果,会对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不是企业和居民需要的,这是需要认真评估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做好的工作。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还是非常积极、非常及时、非常认真的,特别是货币政策,可以说与经济环境形影不离。别的不说,仅仅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就有过很多,且大多冠之以“定向”二字。结果是,效果并不明显。不仅不明显,反而给实体企业带来了伤害,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造成中小微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融资成本更高。所以,必须对拟出台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确保正向作用最大化、负面效应最小化。自然,也就可以防止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出台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