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文章——《中国严厉防疫伤害民众》,作者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名退休中医主任医师,名叫王东巨。文章从三个方面严厉批评和质疑了中国的防疫政策:急诊被拒,患者死亡事件屡屡发生;停工、失业、倒闭现象大增,家庭收支链条被打断,负债、违约频繁出现;物价上涨,甚至人为暴涨,生活成本倍增,加剧收入减少的恐慌。貌似一看,有些道理,仔细一想,完全是一叶障目、以点盖面,甚至是欲加之罪。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首先,作者对中国防疫政策的基本看法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作者对从西安到上海再到北京的防疫政策,都给出了负面评价,提出了严厉批评,得出了“大有‘宁可多查一万,也不放走一个’之势”的结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政府是没事找事、没病找病。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显然看问题的方法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要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力、伤害力是非常强的,尤其变异成奥密克戎毒株后,传播的速度更快。如果不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以美国为例,已有上百万人死于疫情。如果中国也像美国一样,不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而是放任不管,按照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已经占全国人口14.2%、人口数量达到20056万人的实际,将会有多少人死于疫情。别的不说,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在严厉的封控措施下,仍然有数百名老人死于疫情,如果放任自流,后果不堪设想。真的出现这样的现象,恐怕作者更要站在“医者”的道德制高点上,批评、指责政府不负责任了。显然,作者批评中国政府防疫政府太严,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甚至是居心不是很良。
其次,作者“急诊被拒,患者死亡事件屡屡发生”的观点是以点盖面。我们并不否认,在严厉的防控政策下,由于疫情来得太过突然,传播的速度太快,实施严厉的防控措施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考虑不周、措施落实不到位、执行政策比较教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发生了个别急诊被拒,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但是,如果因此就否定防疫政策,认为防疫政策是错误的,不应当采取严厉的防控手段,不保护好医疗机构,请问作者,如果医疗机构发生了严重疫情,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死亡人数会增加还是减少呢?
必须承认,出现急诊被拒这样的问题,是完全不应该的,也是极其错误的。对此,中国政府已经做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对事件的责任人也给予了严厉追责。作者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归咎于疫情防控政策太严,从而对疫情防控政策提出批评和质疑,甚至发出了“难道防控政策对医疗机构的保全,一定要用急诊患者的牺牲去换取吗?”的追问,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显然是以点盖面。想问一下作者的是,如果一家医疗机构发生了医疗事故,就意味着所有医疗机构都存在问题,就要把所有医疗机构都关闭呢?
再者,作者“停工、失业、倒闭现象大增,家庭收支链条被打断,负债、违约频繁出现”的观点是移花接木。不能不说,作者对经济问题真的是一个“小白”,可谓一窍不通。难道企业出现的停工、失业和倒闭现象,是疫情防控造成的吗?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抓疫情防控,他们的企业运行都十分正常吗?他们的经济增长率比中国高吗?如果不是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并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吗?
殊不知,中国能够在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居民就业的相对稳定,就是因为疫情防控工作抓得好。对此,国际经济组织也都给予了中国经济很高评价,认为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者却把出现的企业停工、歇业、倒闭等归咎于疫情防控政策太严,实在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是典型的移花接木。如果不是对疫情采取严厉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肆虐,从而让企业能够基本运转正常,大量失业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已经完全失控。作者还能不能拿到退休工资,也是一个问题了。
最后,作者“物价上涨,甚至人为暴涨,生活成本倍增,加剧收入减少的恐慌”的观点是欲加之罪。如果作者平时关注时事、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新闻,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生活成本倍增,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到底倍增在什么地方。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上游企业成本压力大增、给下游企业带去强大成本上涨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了稳定价格、维护企业和居民的利益,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降本措施,总体保持了物价的平稳有序,怎么就成为作者心里生活成本倍增的结果。再看看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能源价格,难道中国不是价格最稳定的国家吗?作者对此有所了解吗?
更重要的,就算价格出现了一些上涨,也出现了一些人为炒作等因素,难道也是疫情防控带来的吗?而且,一旦遇到炒作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执法部门就会立即采取措施,严厉查处炒作者,怎么就把责任推到疫情防控身上。难道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是中国的疫情防控带来的吗?这样的观点,是典型的欲加之罪。所以,希望作者能够冷静、客观、理智、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中国政府的防疫政策,不能一叶障目、以点盖面,尤其不能欲加之罪。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