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房的6条笔记

====文:小迷 | 图:Doublenaut====

我 们 都 该 知 道 如 何 让 自 己 变 得 有 钱

比 如 说 关 注 我

2018

深深体会一下,“居无定所”

五一三天假,和男友看了两天的房子,选房纠结的过程真令人头秃,只能叹一声,大帝都,居不易啊啊啊!

零零散散写一些看房的心得:

1、严控自己的心理底线不动摇

买房子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想买肯定能买。

难的是选房的过程。

无论手中有多少首付,中介总能给你推荐对应档次的房子。从最开始在链家、麦田这些网站和APP上选房,到约上中介去实地考察,预算不断水涨船高。

虽然巴拉巴拉手里边的资源,咬咬牙还是付得起的,但是势必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品质。

所以,确定好目标区域和首付款后,一定要把控住自己的心理价位,不要为一时的欲望付出溢价。

2、别想着“一劳永逸”

每个年龄段都有其换房的烦恼。

遇过一对退休老夫妻,儿媳怀孕五个多月,急着想把小二居换成三居;遇过有一个6岁可爱女儿的中年夫妻,因为工作调整要把房子从昌平换到朝阳,做管理培训工作的丈夫洋洋洒洒写了1千5百字的房屋自荐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对第一套自住房割舍不下的感情;还遇过一位军嫂,丈夫远在新疆服役,要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一家团聚......

这个时代,迁移成本正越来越低。在买房这件事上,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可千万别存着一步到位,买一套住一辈子的心思。

3、完美是不可能完美的,这辈子买房都不可能完美的

我从来没有学区房的执念,这一点上男友态度和我一致(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穷)。早期教育这一块,家庭的比重远远超过学校。

买房要抓主要矛盾。对于我们这种准备上车的小刚需来说,主要矛盾按优先级排序就是位置/交通、户型(格局、朝向等)、配套设施(医院、幼儿园、菜场等)。

每个小区在这些方面都各有利弊,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就要有所取舍,哪些可有可无、哪些万万不能让步。

比如我们每天都开车上班,附近没有地铁、公交站的偏远小区就可以纳入考虑。

但是相应的,因为每天都要开车,小区好不好停车、有没有车位就成为刚需了。

未来三到五年,生娃的预期、双方父母来京居住/旅游、相对安静的家中办公环境......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小二居完胜大一居。

至于其他的因素,采光率啦、南北通透啦、小高层还是板楼啦,楼龄啦、层高啦,装修啦,等等,对于我来说都属次要考虑,尽可能地妥协的范畴了。

4、毛坯>简装>精装

人天性喜欢美好的事物,但在买房这事上,美丽是溢价。装修越破越好,更方便砍价。

所以,当中介说“这套房不错,精装修,我们去看看?”时,

模板回答:“不去不去不去!”

这就是我克制欲望的办法。

当然,这事因钱而异,比如我那个杭州工作的表弟。人家跑去看房,没看两套就买了精装修的样板房,“省事,不用自己装修了。”

能咋说呢,服气。

5、盘活手中的现金流

除非不差钱,不然买房这笔大支出势必会透支未来一段时期的购买力,除了一锤子买卖的首付款之外,还要考虑到后续的装修、还贷和每月现金流,老老实实赚钱攒钱、克制消费欲望是王道。

自从立了今年买房的flag,我就和动不动吃着火锅唱着歌的闺蜜们宣布,即日起要过上穷的想叮当的生活。

任重而道远啊~

6、买卖双方的博弈

看好中意的房后,接下来的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大战了。议价绝对是场苦战,还记得2017年的那条震惊世人的新闻吗?👉《报价728万,砍价到夜里11点,最后却745万成交》

我还没走到议价这步,先默默地祝自己好运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