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3分钟 | 央行:夯实和优化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核心数据组织枢纽功能

FinTech 3分钟 | 央行:夯实和优化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核心数据组织枢纽功能
2024年06月12日 18:18 云妹盘金融

政策直通

 1

央行:夯实和优化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核心数据组织枢纽功能

6月5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消息,央行调查统计司党支部发表文章《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大局中谋划、部署和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金融统计管理,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制度体系,推进统计标准协调对标。不断加强金融统计管理,确保金融数据及时、准确、可靠。持续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基础标准,科学制定金融统计制度,推动标准有效执行和协调对标,筑牢金融业综合统计数据融合应用的坚实基础。二是夯实和优化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核心数据组织枢纽功能。继续优化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功能,增强数据采集、归集能力,不断推动各类金融数据“颗粒归仓”,实现对各类金融活动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监测。同时,加快推进数据仓库建设,提高数据供给能力,服务各类信息需求。三是持续提升金融业综合统计支持政策决策效能。

行业快讯

 1

香港金管局:mBridge项目进入最简可行产品阶段

2024年6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联同mBridge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宣布mBridge项目已进入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阶段。

mBridge项目旨在研究如何应用央行数码货币和创新方案解决目前跨境支付的痛点。自2022年完成试行后,项目团队参考所得的意见和经验,在技术、法律、管治等方面继续开发和提升平台原型。当中,四间创始中央银行机构在各自地区部署了验证节点,并与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创新枢纽)共同制定了一套适切的管治框架和全面的法律框架(包括参与规则),以配合平台“去中心化”的特点。同时,四个地区参与项目的商业银行已透过MVP平台进行真实交易,为正式推出MVP作好准备。

 2

破局大模型算力荒,北京建设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础设施。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以“AI工厂”理念打造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近日正式启动施工,预计将于今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项目已在酒仙桥地区部署完成了400PFlops国内外算力设备上架和调试等工作。预计2024年年底完成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投产后,将逐步累计实现2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给,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持朝阳区乃至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3

5G-A点亮“数智”经济 打开数万亿元市场空间

2024年6月6日,我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同日,在以“智联未来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地携手开启5G-A新时代,我国通信技术领域迎来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近期,走入北京市金融街、西三环中央电视塔等区域,很多人惊奇地发现自己手机信号的图标多了个小“A”,网络由“5G”自动升级为“5G-A”,下载速度有了5倍以上提升。在长安街、首都机场、奥园中心等区域,5G-A网络也悄然开通。

 4

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各行业加速探索合作新范式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山西金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数据资产入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经济信息社将充分利用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和市场稀缺数据、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落地实践经验,指导并协助山西金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产品设计等,进而共同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

事实上,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席卷,数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接作用于生产时,对数据要素的分析与运用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促成异业合作时,数据能够帮助不同行业更精准地匹配需求和供给,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合作成本。此外,数据作为创新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不同行业能够找到新的合作机会,创造更多增值服务和产品。

金视点

 1

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当前隐私计算技术行业应用仍停留在浅层阶段

6月5日,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隐私计算联盟、蚂蚁集团和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等联合召开研讨会,参会人员普遍认为,对不同隐私计算技术路线,亟需一套统一的标准进行安全能力分级,推动产业界以自身需求选择匹配的技术方案,实现安全与性能的平衡,助力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

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表示,隐私计算不同技术路线的安全能力差别非常大,然而由于业界缺乏统一标准进行衡量,新技术由于“讲不清”、“看不懂”,导致产业“不敢用”。当下,隐私计算技术的行业应用停留在比较浅层的阶段,这与技术实际达到的水平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很有必要对隐私计算技术用一套体系进行度量和评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