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中医药大学一名学生在动车上救治危重病患的事迹引起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这位同学是谁?当时救人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施针治疗时有没有过迟疑害怕?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动车上救人的吴德彬同学。
吴德彬是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佩衡班的一名医学生,目前在普洱市中医医院进行毕业实习。3月9日上午,他从普洱市乘坐D276次动车去往攀枝花探亲。11点多的时候,列车广播突然传来了乘务员的求助声。
“各位乘客大家好,1号车厢有一名旅客突发疾病,请问本次列车上有没有医务人员能提供帮助?”
乘务工作人员急切的求助声通过列车广播在车厢里回响。坐在3号车厢的吴德彬同学闻讯后,立即带上针灸器具前往救治。
“我赶到患者身边时,发现患者平躺在座椅上,呼之不应,脉搏微弱,情况十分危急。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病史,我迅速初步诊断患者为癫痫发作,果断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吴德彬描述当时的场景,“施针后患者很快就有了意识,我问她好一点没,她点头说感觉好些了,又躺着休息了一会,意识逐步清醒,病情逐步稳定,交流也变得顺畅。”
下车前,被救的女士向吴德彬连连道谢。列车长对吴德彬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并致电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管办主任王萍老师,对吴德彬的挺身而出表示赞扬。
不过,关于吴德彬列车上救人这件事,大家还对一些问题感到好奇:这位同学平时都随身带着针灸器具吗?他还没毕业,又不是专业学针灸的,怎么有胆量去救人?吴德彬同学学业表现如何?
“那天,我刚好带着针,准备回家帮家人扎针。”吴德彬说,他自己所学专业并非针灸,但特别酷爱针灸,喜欢钻研,针灸专业课的成绩也特别好。至于救人当时有没有顾虑,吴德彬说,施救过程中,给患者扎的少商、商阳等急救穴位,都是平时经常练习扎针的穴位。“教我针灸的郭太品老师常和我们强调医德很重要,当时光想着救人,没有顾上害怕,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豹子胆;但是事后还是有点后怕,万一她没醒怎么办!”
“青年当有上青天、揽明月之逸志。”吴德彬表示,作为一名医学生,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紧急时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帮助,他感到非常自豪,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医的厉害,对中医更有信心,更坚定走中医这条道路。
吴德彬说,未来,他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吴德彬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荣誉:2020—2021年获朱兆云奖学金;2021—2022年获国家奖学金;2022—2023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中药辨识大赛一等奖;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优秀奖”;紧急医学培训“优秀学员”等。
“我对于吴德彬同学印象很深刻,他在实训实操课程中总是能有很出色的表现。他的日常医学操作技巧也很熟练,课堂作业总是能够准确、迅速地完成。扎实的技术也给了他敢于救治乘客的底气。这也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展现了医学生的良好形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郭晓梅老师说。
“彬彬就像班级里的‘小太阳’。课堂上,他思维敏捷,总能回答上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操作课上,他勤奋苦练,在磨炼自己技术的同时热心帮助周围的同学;志愿活动中,他热情投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他总是能用真真切切的行动带给我们启发,让我们看到了炽热的青春拥有无限可能,让我们相信‘一颗向上的心总能增添生命的韧性’,不惧也不退。”吴德彬的同学贾函臻说。
“吴德彬在学业方面,因其优异的成绩入选佩衡班,他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在实践技能方面,该学生也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在紧急情况下,他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这种精神品质是我们医学院校一直强调和培养的,也是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管理办主任王萍老师讲。
为吴德彬同学点赞!(刘浩楠 杨文慧 云南中医药大学新闻与融媒体中心供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