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富王文银:一个精明“赌徒”, 总停不下来的梦想

安徽首富王文银:一个精明“赌徒”, 总停不下来的梦想
2019年03月03日 08:26 一波说传承有道

数年以来,安徽籍首富王文银已不再是一匹财富黑马,已是富豪榜上常见娇客。而当1993年他25岁孤注一掷、南下闯荡深圳之时,身上带的400元只剩下不到10块,靠稀饭度日、水泥管安身。

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王文银成功了!过去,正威集团仅是一家小型铜杆生产工厂,如今已是中国矿业巨头。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位中国商界的精明“赌徒”,很的时候他就叮嘱母亲,千万别把我的课本和笔记当废品卖掉,万一哪天成大人物了呢!

最nb的打工仔!停不下来的梦想

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银

最新出炉的胡润中国富豪榜中,王文银的身价与小米雷军并列,以1100亿财富力压刘强东,位列第十。

其实,即便有如此好的财富榜单,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可能并不会感到沾沾自喜。因为2016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王文银排名第六,力压李彦宏、刘强东等商界大佬。不过,这还不是他最牛气的时候;2014年,王文银就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竟出现于福布斯富豪榜前十位,进入富豪榜上第7位,2015年他的排名更是靠前,升至第5位!

王文银,现任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上市公司“九鼎新材”董事长等职。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大人物,是王文银打小起就有的志向。生于贫穷农家的他,曾特意嘱咐母亲,要把他的课本和笔记保留下来,“万一将来成了大人物呢?”曾经,王文银的爸爸妈妈要把他的书本卖给农村里扎鞭炮的人。从草根到亿万大富豪,王文银是靠什么成为“大人物”呢?

安徽潜山河湾村

王文银,生于1970年,祖籍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河湾村焦畈组。说起潜山河湾村,多数人可能没有多深的印象,可它却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关,被称为“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生于河湾村焦畈组的王文银,东汉献帝年间那个《孔雀东南飞》故事中的主人公焦公子还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事实上,不提“孔雀东南飞”,可再提另一位也是生于潜山河湾村的古代名人,那就是晚唐诗人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句,就是出自曹松《已亥岁二首》诗句。河湾人曹松到70岁才中进士,皇帝曾御赐“耄年积学”匾额。(注:民国《潜山县志》仅记载曹松是安徽潜山人,当地有人考据曹松是潜山河湾或城南一带的人。)

从小家境贫寒的王文银,发誓出人头地,要干出一番事业,也许与地域文化氛围有关。目前,河湾村仍遗存几个旗杆石,通常而言,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与族人通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有关。

王文银在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上

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没有多少文化,不过却把王文银培养成大学生。1989年,王文银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1993年毕业后分配至上海工作,月薪400多元。不过,想当大人物的他,不久辞掉那份工作南下广东,想到特区深圳闯荡。据说,一路折腾,到深圳时口袋里仅剩下10块钱。

因为大学时读的是天文学,26岁的王文银到深圳求职并不顺利,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把钱花光的他曾靠捡废品度日,晚上与流浪汉一起钻进水泥管睡觉。后来,王文银收起大学文凭,拿出他高中毕业证,终于在一家叫恒都的港企找到一份工作,当上仓管员。这个打工仔的日子,一干就是三年。恒都是做电线、插头、零部件等物料贸易,可能与王文银读理工科有关,他记忆力特别好,公司一个电话到仓库,他能立即报出物料的型号、存货数量,而且分毫不差。

第一年春节后,恒都的香港大老板来深圳,到仓库时随口问S415电源线还有多少?当深圳总经理还在忙着翻账本时,王文银已脱口而出,报出存货数量。后来,香港老板又问了别的物料,王文银对答如流、一口门清,让老板啧啧称奇!数日后,一纸任命书下发,王文银晋升为库房管理部总助。此后,王文银像火箭式连升,当上了恒都的总助、营业部主管、厂长、副总经理,直至恒都的总经理。在他主导下,恒都销售业绩也像火箭式蹿升,一年增长300%多。

在恒都干到第4个年头,王文银积攒了人生第一个500万元,不过他却选择独自创业。当时王文银在仓库上班时的高管刘昭林一语道破“玄机”:他说王文银一开始就不是来打工的!后来,刘昭林也跟着王文银出来干,离开了恒都那“一亩三分地”。

2月6日晚,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上,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及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企业家应邀请出席。演讲中,他说:“25年前,正威从500元起家,到5000亿营收,到世界500强。中国速度、深圳速度成就了正威速度,我们坚定地告诉自己,每一个成功都是没有惯性的,唯有不断学习,努力奋进,报效祖国,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王文银(左2)陪同客人参观正威图书馆

1994年创办的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对于正威发展历程来说,这是以贸易及OEM的经营模式开始建立市场及经营格局,王文银成功地走出创业第一步。第二年,他在香港创立香港携威实业,1996年又成立科威,到1999年,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当时集团总资产已近10亿元。

王文银常说,世道再烂,总有人能赚到钱。“没有不行的生意,只有不行的老板!”很多人评价,王文银做生意既能“翻江倒海”,亦可“化腐朽为神奇”; 王文银的事业成长历程中,总是充满着不断冒险,在太多不确定性中寻求突破方向,不断总结后又再往上冒险,再获成功。难怪他会说:“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

“2018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榜单上,正威国际集团以4917.9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18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第2位,仅次于任正非领导的华为,超过了排名第三、许家印的恒大集团。

一个精明“赌徒”: 企业就是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

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

去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推出的500强企业领袖项目八月课程上,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作为企业家导师,向学员分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宝贵经验。

王文银说:“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掌握不同的规律。企业要做到十亿的时候,就要把人生规律掌握好;企业要做到一百亿的时候,就要把行业规律掌握好;企业要做到一千亿的时候,就要把经济规律掌握好;企业要做到一万亿的时候,就要把国家规律掌握好;企业要做到十万亿的时候,就要把世界规律掌握好。”

另外,他还分享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二三四五”;他说,“当企业有一件事要做的时候,就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当企业有两件事要做的时候,就要把人管好,把物管好;当企业有三件事要做的时候,就要把握好现金流、利润率、成长性;当企业有四件事要做的时候,就要投资控股、融资变现、专业分工、规模经营;当企业有五件事要做的时候,就要请高人指点、贵人相助、本人努力、亲人监理、小人监督。”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发布,正威国际集团以727.6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度上榜,位列世界500强第111位,较去年大幅上升72位,这已是其六年蝉联全球财富500强榜单。20多年之前,王文银还是一个露宿街头打工仔,如今成为了国内商界顶尖人物,从白手起家爬上财富巅峰,王文银说让自己最感触的事情,就是企业是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

创业之初,王文银的工厂是为大企业代工电源插头,无论是市场还是价格,完全被别人所控制。王文银做生意,始终坚持先有市场再建工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他囤房、囤设备、开厂造电缆,后赶上了电缆线旺销期,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王文银被誉为铜王、矿业大王,也与其精明敢“赌”有关。2003年非典爆发,很多资源性原料走入低谷,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收购江西赣州钨铜矿,并到云南、内蒙古 、青海、安徽及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四处买矿。当时,正威创业合伙人余兴旺对王文银说,你要买铜矿我就走人!王文银却与众人说,“如果世界毁灭,要钱有什么用?不如买矿!”结果证明,依旧是他“赌”的对,又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王文银夫人、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刘结红

不少人说,王文银是一个精明的“赌徒”,但他每一次“赌”,却总能来个加速度、弯道超车。也有人说,王文银是真正的把握危机节点的高人!每次危机到来,在别人眼中是“火坑”,可他眼中却是机遇,没有当年的一次次危机就可能没有今天的正威。

王文银曾表示:当危机和机遇来临的时候,能看到危机和机遇的人有70%,能看到危机和机遇变化趋势的有10%,而能把握危机和机遇变化趋势拐点的只有万分之一,关键就在于这种把握危机变化趋势拐点的能力,而王文银先生就属于这万分之一。

正威集团成长历程中,经历三次危机,可每次危机袭来,王文银却将它当做一个拐点。他曾介绍说,第一次是把握了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机遇,正威由此成为十亿级企业;第二次是把握了2003年非典危机的机遇,正威由此成为了百亿级企业;第三次是把握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机遇,正威由此成为千亿级企业。

王文银夫人、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刘结红是如此看丈夫的成功。王文银成功背后的密码到底是什么?同为正威创始人的刘结红认为,长久以来对学习的热爱是她们能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学习是生命中最美的一个词,学习力代表未来。”王文银曾说:人的一天时间可以三等分,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学习,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正威集团执行主席刘结红

刘结红与王文银育有一子,其二代平素非常低调,很少出现于公众场合。刘结红也是安徽潜山人,不过与王文银不是同一个地方,她出生于潜山市黄铺镇古墩村。

每当提及相濡以沫的妻子刘结红,王文银心怀感激地说:“我太太是我高中时代的班长,而我当时要身材没身材、要口才没口才、要钱财没钱财,简直就是一个‘蠢材’,就因为我的真诚,我的穷追猛打,这么优秀的一个女人最后却跟了我这样一个当时貌不惊人的穷小子。”

王文银与妻子刘结红都是念潜中的,自主创业后,其妻子刘结红在1997~2003年一直担任集团的财务总监,后出任正威国际集团执行董事。据说,当年有不少人劝刘结红别与王文银“混”在一起,说王文银喜欢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刘结红却不以为然,她说:“不了解他的人总觉得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但了解他的人就知道他是恰恰相反。”

其实,当年打工仔的王文银喊出“三年开工厂”,不少人也笑他是痴人说梦。王文银认为,人的一生长度有限,深度却无限。他说人的一生可总结为“八个力”:10岁比智力,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精力,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而到了70岁则是比病历,80岁比“黄历”。各种打拼,思想为王。

家族企业是强调凝聚力的,而在促进包容、平衡家族利益与企业需求等方面,女性的影响力会更大一些。像王文银、刘结红这样的创业“夫妻档”, 女性领导(高管)就是家族企业一大优势,王文银在前面“攻城略地”,与其稳固的“大后方”有关。在改善财务状况方面,女性角色往往更优秀一点。此外,如何让企业有更好的社会表现,比如家族企业品牌建设、慈善、关键资源运用等层面,女性企业领导人的作用会更明显些。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