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上,看到那些胖子,你或许以为营养不良早已成为神话,事实上,中国人真实的营养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2024年9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纸回复,将一个即将推出的计划,昭告世人。
在这个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乳制品营养强化的建议》的回复中,卫健委明确表示,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正在修订。
且此次修订将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文件,借鉴相关国家食物强化经验,拟提出“大众食物强化”做法,在公众广泛消费的食物(如米、面、油、酱油、奶)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引导大众食物的营养强化,助力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改善。
这是我国首次在食品安全领域引入“大众食物强化”的概念,并准备付诸实施。
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与各种五花八门的食物相比,在延绵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中,谷物始终保持着中国人食物的核心地位。历次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将谷物作为国人膳食的基础。
但中国人的主食消费中,存在两大根本问题。首先是食材多样性不足。自然农业条件和历史沿革共同塑造出“北麦南稻”的主食特征。稻米和小麦也始终是几十年来粮食种植与消费的领头羊。
其次是营养类型不合理。如果按照人均稻米、面粉的消费量作为每日主食的构成(将南方居民摄入量较大的米粉也计入,按照70%出粉率折算),可以看出:每日主食对于维生素和重要微量元素的贡献率明显不足。
2022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显示,2020 年城乡居民在维生素 A、维生素 C、钙、硒等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与膳食指南推荐值相比,差距量普遍达到 40%—70%,远高于蛋白质、铁和锌。像维生素 B1、B2、叶酸等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的缺乏在一定人群中较为常见。
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其他发达国家都曾碰到。
从20世纪4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面粉强制强化,改善国民微量营养素缺乏,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面粉强制强化营养素,全球约30%的面粉是营养强化面粉。
如何实现大众食物强化?一般而言,生物强化和采收后强化是两种常用的干预方式。生物强化更多依赖于自然条件、作物种植技术与生物技术,采后强化主要指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物理手段,将营养素“绑定”在谷物上。
强化食品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对其认知不足。尤其是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人们将非法添加与食品添加剂混淆,包括对营养强化食品的误读,使得强化食品在我国发展较慢。多种营养素强化面粉、铁强化酱油虽然在市场上作为一个新品种占有一席之地,但其消费量与需求量相差甚远。
但我们相信,只要能够在新政执行时,不让浑水摸鱼者得逞,消费者会用手中的钞票投票的。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国内外产品质量测评,欢迎留言给我们。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