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1510名珠海市民后,建议这两种食物要少吃!

跟踪1510名珠海市民后,建议这两种食物要少吃!
2025年03月28日 13:42 优选消费者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产品的摄入也水涨船高。2013 年至 2022 年,我国人均食用水产品消费量从 28公斤增长到了 39公斤,增长了 33%。

但发展是柄双刃剑, 近日,一份来自珠海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揭开水产品安全的一角。

该报告由珠海疫病预防控制中心8位工作人员完成,名为《珠海市市售水产品中常见重金属含量监测及初步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发表在《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年第36卷第12期。

珠海市地属广东省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工业发展,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对珠海市市售水产品的安全状况产生威胁,这已是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重金属,不仅是指密度在5×103 kg/m3以上的金属元素,如(Cd)、(Cr)、(Pb)和(Hg)等,还包括生态毒性较高的(As)等元素。重金属具有不易降解、易在生物体内富集的特点,当人体逐渐食入大量水产品而有蓄积时,在身体不同部位累积,因此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损害

研究人员在珠海市3个行政区(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的大型农贸市场、商店超市随机采集市售水产品样品共666份,样品分为四大类,包括鱼、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如章鱼、鱿鱼)。除检测样品中铅、镉、甲基汞、无机砷、铬的含量,对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外,还结合珠海市居民膳食摄入量,用点评估方法评估其潜在危险。

水产品消费量数据,来自全市1510位居民进行的连续48小时膳食回顾食物消费量调查。调查对象为在调查点内居住超过6个月的3岁及以上健康人群。

最终研究结论:“珠海市售的贝类的铅、镉、无机砷和铬含量水平最高,鱼类的甲基汞含量水平最高;4种水产品的Pn均处于安全水平,但贝类和头足类的P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铅、镉、甲基汞、无机砷、铬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膳食暴露量和高端膳食暴露量对居民健康水平均可接受。”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对于珠海市民而言,4种水产品重金属均处于安全水平,但贝类和头足类中的已达到轻度污染。”

贝类、头足类具有生物富集作用,能从水体中将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富集于体内,因此,水产品中镉含量也反映了相应水体的污染情况。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食品中镉污染曾是长期困扰的问题。

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对 2007 年 - 2014 年全省食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居民膳食中镉的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广东省各类重点食品中镉的总体均值为 0.110mg/kg,超标率为 11.0%

该结果发表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年25卷14期。

广东近十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加强食品中镉污染的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此次珠海水产品检测结果告诉我们,食品安全的战斗,永无止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