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一家员工10人的公司在上海算什么水平?

经营一家员工10人的公司在上海算什么水平?
2020年11月05日 16:17 数据团

结束了九月最后一个工作日,赵食惠又来到了公司旁边的实惠烧肉店。

“来啦?老样子,大份红烧肉?”老板一边算着账一边问道。

赵食惠拍了拍空空如也的肚子,笑了笑点头坐下。

店里的电视机放着新闻节目,播音员依稀提到了“六稳”、“保就业”这些熟悉的字眼。

上完红烧肉,老板拿了把椅子在赵食惠边上坐下,“小赵啊,这个店我可能要关了...今年疫情以后,生意不算好,开始送外卖以后才能勉强挣点钱,一共就招了这八九个小朋友,但看上去以后也是没太大希望。

他叹了口气:”感觉还是自己能力不行啊。。。”

那么,总员工数10人(含老板)的实惠烧肉店老板到底经营的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更大的范围内来思考。请看下图:

(注:实惠烧肉店老板已经进入了英雄榜前10%)

可以看到,2019年,上海的企业数量约为127.3万家,其总从业人员数量为1139.9万人(数据来自元素征信为脉策提供的全国企业数据,结果经脉策数据团队清洗后计算得出,与经济普查和工商注册口径均有不同)。

而不难发现,在这127.3万家企业中,不同规模的企业数量高度极化分布。有半数左右的企业,老板是“光杆司令”,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企业是“夫妻店”,仅有2名从业人员。虽然官方文件中对小微企业的定义不仅规定了从业人数,也有营收方面的指标,且不同行业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小微企业的规模大多在20人以下。所以在我们的数据集中,如果用小于20人作为小微企业的划定标准,那么有95%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而大中型企业全部加起来占到企业总数的不到5%。

上海的企业实际上是由巨大数量的小微企业极少数的大中型企业构成的。

那么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大小是怎样的呢?下面用两张图来对比不同规模的企业数量和员工数量。上海市规模最大的8966家企业(150人及以上)已经贡献了全上海一半的就业,其数量仅占企业总数的0.7%,其他99.3%的企业(大约126.4万家)贡献了另一半。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就不重要呢?

如果我们分行业来统计上海市的企业和就业情况,按照行业的就业人数总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就可以得到下表。有四个行业的就业占比超过了10%,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四个产业合计的就业人数已占到2019年上海总就业人数的64.22%,是上海当之无愧的就业支柱行业。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恰好是平均企业人数和大中型企业(20人以上)比例水平最低的几个,说明这三个行业集中了更高比例的小微企业,同时也撑起了上海一半左右(49.08%)的就业

除了存量,我们还需要考虑增长,如果我们将样本中2019年新成立的企业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会发现新生企业的员工人数规模小于全样本平均水平,除金融业外,其它行业平均人数都在10人以下,新生的企业有更大可能是小微企业。作为上海就业支柱产业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不仅在总就业中贡献了相当高的比例,而且在2019年新增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占到了近70%,同时这三个行业的平均人数仍然属于各行业中相对较小的几个。

“所以,老板,我想告诉你的是,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不起眼的小微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正是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支撑了现在和未来上海就业的大局。而老板你的企业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上海九成的企业,进入前10%的行列了,所以请不要放弃希望。

赵食惠抽空吃了一口肉,想了想,又说道:“虽然你的店算是全上海top10%的企业,但这么多年想必你也体会到了市场的残酷。作为多年的朋友,我还是想多唠叨几句,给你讲讲上海每年有多少企业被淘汰

根据东方网上海政务2018年4月11日的报道,上海市截至2018年3月,“全市企业总数约193.91万,约合每千人77家企业,企业密度居全国首位”。根据上观新闻2019年12月14日的报道,截至2019年11月底,“上海企业达到218.05万户,每千人90家”,另2019年前11各月,“日均新增企业数量1451户,同比增长10.2%”。

从以上数据可以推算出,2018年上海市日均新增企业1371户2019年为1415户,因此,从2018年3月底到2019年11月底这20个月中,上海市共增加企业约83.44万家,进而还可以推算出同一时期有约59.3万家企业退出市场。也就是说,上海在这期间平均每月新增了4.17万家企业,但同时每月也有将近3万家企业结束了经营,也就是大约每天1000家。

当然这里的企业数量使用的是注册地在上海的工商企业数据,与我们使用的数据在绝对数值上存在差异,但相对比例仍具有参考意义。当我们观察到2018到2019的12个月间企业数量约7%的增长时, 一方面是有占总数约24%的企业在2019年开张了,另一方面原有企业中有17%从市场中退出了,企业的更替非常剧烈。市场并不是一潭平静的湖水,而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们再从上面的数据集来看现有企业的存续情况,将2019年上海的企业,按照它们已经存续的时间来进行分类,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企业的年龄分布也是高度极化的,虽然所有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达到了6.2年,但在2019现存的所有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其实成立于最近4年

分位数

25%

50%

75%

90%

95%

99%

企业年龄

2

4

8

15

18

26

如果我们计算近30年来成立并存续至今的企业的平均人数,那么如下图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不断被淘汰,存留下的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平均人数也不断增加。如果要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9人,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如果我们按照之前算出的每年17%的淘汰率来计算,经过12年的时间,当初同批创业的企业将有87.1%被市场淘汰,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因此,从存续时间的角度来看,老板你的店开张了五年多,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的企业了,与你同一年成立的企业,目前也只剩下当初的47.4%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想必你比我更加清楚。虽然算上你这个老板,店里一共10个人,但这一成绩在与你同期创业的人中,已经可以进入前10%,称你为‘优秀企业家’并不过誉。

你的起点其实已经很高,但前路依旧不易。

俗话总说婚姻有“七年之痒”,做企业又何尝不是,从数据上可以观察到,相比于存续6年的企业,存续7年的企业在数量上有一个大幅的下降,这里固然有经济周期的因素,但想来企业经营到这个时间,无论内部和外部也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吧。关于关店与否,决定还是得你自己来下。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能坚持下去已经让你和别人不同。”

赵食惠吃完红烧肉,讲这番话,似乎又看到了老板眼中忽然点燃的光芒。

国庆长假过后,赵食惠又来吃午饭,却发现实惠烧肉店已经不见踪影了。几名工人举着“沸腾青春火锅店”的招牌,正在准备安装。

注:1.本文使用的原始数据由元素征信提供。脉策数据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对以下情况的企业进行了剔除:已经停业、结束经营、处于清算程序中或是筹建尚未开业的企业;被工商系统列入经营异常名单的企业;其他存在严重填报信息错误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企业信息填报中的数量单位错误进行了修正,并结合其他来源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本文所有结论基于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集,但不能承诺数据集与客观现实的完全一致性。

2.本文企业数据在统计口径上不同于经济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只统计法人单位,对于企业未进行单独核算的分支机构,经济普查只作为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统计,而不计入法人单位。因此经济普查的企业法人数量会小于本文的数据集,也会小于工商注册企业数量。关于经济普查数据,后续可能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解读和讨论。

3.空壳企业/幽灵企业/皮包公司问题:不能否认,确实会存在这类企业,它们在各类注册登记信息和年报等方面都有数据填报,但企业本身没有任何实质经营行为,实际上也没有贡献任何就业岗位。对于此类企业的筛选和去除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作,在本文结论中,没有特别将此类企业筛选并剔除。如果读者感兴趣,后续也会单独撰文谈一谈中国各大城市的幽灵企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