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压轴剧目——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在北京繁星戏剧村精彩上演。故事设定在202X年11月19日,人类艺术文明数据库北京站。人工智能机器人从休眠中苏醒,快节奏的喧嚣,让他启动了终端搜索,如何找到宁静而极简的表达。随机的选择带他进入了梨园戏《陈三五娘·大闷》的演绎时空。这是人工智能想要的极简时空,他对“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充满着无尽的好奇。随着“生旦净末丑外贴”的行当程式输入完毕,完整数据建模成功。他怜惜女主角黄五娘深夜辗转不寐,遥忆情君的长吁短叹。用AI功能化身为“陈三”闯入了五娘的意识流空间,与她一起甜蜜回味,共赴佳期……AI行为的越界,让系统产生了警报。但人工智能却毅然决然地奔向舞台。
整场演出在现代与古代、技术与艺术、人工智能与梨园戏的相互交织中,精彩纷呈的剧情、绚烂多彩的舞台效果,引得台下的中外观众连连鼓掌,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演员及乐队老师们,以精湛的演绎让无数观众赞叹不已。
此次上演的梨园戏,有着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形态保留较完整的“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时空2》“大闷·赛博朋克”该剧源于传统古本《陈三·大闷》,保留了原有的独角戏样式,在不改变原有演绎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思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幻想。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何在科技时代生存?演员是否会被机器人取而代之?AI会衍生出情感吗?看似荒诞的时空邂逅,明天可能就是现实……可谓是非遗文化的实验创新,不仅是一部“脑洞大开”的作品,也是AI与南戏“活化石”首次结合。它将梨园戏“当家”剧目《陈三五娘》中最有难度、最具代表性的“大闷”一折,加入了另一个维度的时间线,令人类艺术与未来对话。
11月20日演出结束后,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学术总监梧桐、国家京剧院创作和研究中心主任彭维、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叠、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主任、副教授宋之歌还与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青年导演曾龙、鼓师尤毓彬、青年演员林秋韩、吴俊达一起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后分享会。
据悉,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支持举办,以“承传·创新·青春·未来”为主题,由特邀剧目展演、主题艺术展、高峰论坛、学术交流研讨会、大师工作坊等板块组成。旨在坚守戏曲本体并尝试与多种艺术跨界合作中,赋予戏曲艺术全新的气象和时代的审美。
本次也是梨园戏第6次入选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自启幕以来,梨园戏已经将《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朱文》、《刘智远》、《陈三五娘》、《高文举》、《吕蒙正》等经典剧目成功带到北京与观众见面。同时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也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近距离感受到八百多年梨园戏的优雅细腻,与传统曲牌加上压脚鼓的千年遗韵。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