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震荡,很多人开始讨论,市场是否会风格转换。
这和这几天的金融,煤炭,石油等传统行业走强有关。
历史上从成长股切到大盘股,消费医药股的案例不少。
但是往往伴随着比较强的宏观变量,比如2014年底的连续降息。
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是强政策变量。
另外一种情况是,机构投资政策的变化。
比如2013年的保险资金入市,或者2016-17的外资不断增持a股。
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是强政策变量。
另外往往年底机构结算前后,容易出现脉冲式的银行地产行情。
但是在当下,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宏观变化。
单纯从机构高低切换这种行为,产生的大小票切换行情,往往不是一年行情的胜负手。
没啥意思
当下的尴尬还是在于,逻辑好的新能源涨多了,位置低的逻辑不顺。
而今年的涨多了,又不像往年是几个明星的大主线行情。都是很零碎的行情
比如储能,比如光伏的技术升级topcon。比如,一波小的锂矿涨价。
即便是涨幅不错,但板块效应,对整个市场的带动都相当有限度。属于局部小规模战役。远不及去年的锂电池。
像硅料降价后的光伏放量,像vr,像人造钻石,芯片的国产化,都属于逻辑没有演绎完,但是短期催化不明显的板块。
一旦市场情绪不高,则会陷入随波逐流。
如此而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