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30多发子弹!抗战最艰难阶段,头号王牌旅也就这点弹药

每人30多发子弹!抗战最艰难阶段,头号王牌旅也就这点弹药
2024年06月18日 18:43 大风开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以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全师辖第385旅、第386旅、教导团及5个直属营,总兵力13000人。

其中第385旅旅部、第770团以及4个直属营留守陕甘宁根据地,其余9000余人开赴抗日前线。

请注意,此时第129师麾下只有一个完整的旅——第386旅,也就是陈赓将军的部队;著名的抗战剧《亮剑》中所讲述的就是第386旅的剧情,不过艺术作品跟真实史实肯定不太相同。

比如在第386旅的建制中,第772团始终是头号主力,从未动摇过;而该旅所辖的主力团中,倒是真有新1团,不过当时的独立团其实是在新成立的第385旅中。

到1940年第129师系统整编时,第386旅所辖的团建制为第772团、第16团、第17团、第18团。

而此时,经过3年时间的抗战和发展,第129师的部队也不是只有一个完整旅了,不仅新建了第385旅,还拥有了新1旅、新4旅、新7旅、新8旅、新9旅、新10旅、新11旅,并指挥决死队一部。

也就是说不计决死队系统,到1940年时的第129师已经下辖完整的9个野战旅。

当然,在这9个野战旅中,第385旅和第386旅还是头一档次的主力;因为第386旅要多一个建制团,所以该旅的总体实力要更强些。

也正因为是主力旅的缘故,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第386旅参与了诸多血战,但在残酷的战斗中,旅队减员也非常大,很多骨干连队折损过半,甚至几乎伤亡殆尽。

到1941年,日寇加紧了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力度,更为残酷的战斗始终在进行,这就使得八路军部队很难获得休整时机,建制难以充实。

到1941年11月,据第129师的实力统计显示,第386旅的全旅兵力只剩下了6023人。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第386旅依旧下辖4个步兵团,即便不计旅直属队,平均每个团也只有1500人。

而八路军此前在整军时的标准为:主力团的兵力普遍要到2000至2500人;一些老团的兵力数,甚至要超过3000人。

但很显然,此时的第386旅已经难以确保理想的团级建制了。

而在武器装备和弹药方面,其实情况更为严峻。

据当时的统计显示,第386旅的全旅枪支只有3168支,平均每个团的枪支不到800支。

八路军当时的主力团,大多为3营12连制,此外团直属的特务连其实一般是警卫连,所以全团的步兵连数量往往要有13个。

平均不到800支枪里,除掉机枪、手枪,步枪可能连700支都不到,再对应13个步兵连,平均每个连就只有50多支步枪;若再考虑到技术兵种分队和机关也会配少量步枪,那么连队的步枪数还要更少,可能只有40多支步枪。

八路军第129师战史中,也明确提到了此时的艰难情况,称平均每个步兵连的兵力只有50余人。

在弹药方面,第386旅当时有各类子弹209781发,以人均子弹量计,每人不到35发;以枪支数计,每支枪有66发弹。

仅仅看每支枪的平均弹药数,似乎要多些,但需要知道的是这其实是建立在长期苦战,大量枪械损坏的背景之下。

因为枪械保有量减少了,所以显得子弹稍多了些。

而为何说只是“稍多”呢?

这是由于八路军主力部队还是有重机枪、轻机枪的,机枪弹药往往要占去一大部分,实际每支步枪的弹药就会更少。

最关键的是,这是整个第386旅的全部家底,实战中旅、团级都要留有一部分预备弹药,以备最紧急时使用。

所以在实际战斗中,步枪兵手里能够发下的弹药往往就只有10多发。

而且这10多发子弹在战斗中,大家还不敢一次都打完,都还得省着用;因为日寇的“扫荡”随时在进行,八路军的反“扫荡”往往就要作战数十次,弹药不节省着打根本不行。

所以实战中往往只是打排枪之后就要冲锋,“三枪八路”也就由此而来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