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力超过15000人的主力师,除了5个团,还有哪些部队?

总兵力超过15000人的主力师,除了5个团,还有哪些部队?
2024年06月24日 08:30 大风开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计下辖3个师。

在这三个师中,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的第115师实力最强,总兵力数达到了15500人。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八路军步兵师的编制兵力数是14000人。

第120师的兵力数正好是14000人,而第129师的兵力要少1000人,第115师的兵力则多出了1500人。

而在具体的编配部队中,第120师和第129师基本是一样的,都是二旅四团制下,还额外编有1个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

第115师的情况,则比较特殊。

首先,二旅四团制肯定是有,毕竟这就是当时师的基本编制嘛!

如红一军团主力改编为第343旅,下辖第685团和第686团;红十五军团则改编为第344旅,下辖第687团和第688团。

除了这4个正规番号团外,第115师当时还编有红一师改编而成的独立团,这是八路军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团。

当然,这个团因为是额外编制,所以在改编时的兵力没有得到特别充实,全团兵力数只有1700余人,这点倒是值得注意。

因此,第115师当时有5个战斗团,而第120师和第129师总计有8个战斗团,但因为有两个团留守,所以实际开赴前线的是6个战斗团。

第115师以一师之力,已接近另外两师战斗团之和了。

而除了上述的5个战斗团之外,第115师还有其他的部队。

我们注意到第120师和第129师有教导团,所谓的教导团主要是编余干部和人员,起到随营学校以及干部队的任务。

因为基本上都是骨干汇集,教导团的战斗力当然很强,不过其主要任务不是战斗,而是作为种子,在随后的扩建、加强部队中,发挥作用。

第115师也有类似这样的部队,不过它叫教导队,也有称为教导大队的。

而除了教导大队外,第115师也有师部直属营。

不过因为多编制了独立团,所以第115师的直属营不像第120师和第129师那样,总计有5个。

第115师的直属营一共有3个。

其中骑兵第2团,改编为师直属骑兵营;而红74师则改编为炮兵营、辎重营。

当然,这里的3个直属营中,只有骑兵营是名副其实,它是真的骑兵部队。

而炮兵营、辎重营,其实既没有炮,也不承担辎重输送任务,其实就是纯步兵部队;红74师是怎样的,这两个营就是怎样的。

在具体开赴前线的部队中,只有骑兵营随师主力东进了,另外两个营则留守陕甘宁,后来又改编为了警备团,这是后话了。

因此,第115师全师兵力15500人,实际开赴前线的是2个旅5个战斗团、教导大队、骑兵营,总计约14000人。

因为兵力最多,实力最强,而且实际上武器装备也更好的缘故,第115师在抗战中实际承担了更重的任务。

比如该师直属的骑兵营和独立团,在平型关大战后不久就“自立门户”,成为了组建晋察冀军区时的绝对主力。

当然,这些兵力总计才2000多人,又加上师部给的教导干部、个别连队以及兄弟部队,晋察冀军区初建时老的基干也不过3000人。

而在第115师的其他部队中,第343旅和第344旅基本上是分开行动的。

其中第344旅在平型关大战后不久就开赴冀西,后来又相继转战晋东南,长期接受八路军总部指挥,跟第129师协同作战的时间更长些。

后来八路军经营冀鲁豫,并继续南进,最终成为新四军第3师的,主要就是第344旅的部队。

当然,新四军第3师中,还有一支八路军第115师的老部队,那就是第685团主力南下后改称的苏鲁豫支队。

而第685团的另外一部,则早在平型关大战后组成曾国华支队独立活动,该支队亦转战冀西、晋东南、冀鲁边,后来又转到了冀鲁豫区。

至于第115师地343旅主力—后来也由晋西南根据地向山东挺进。

其中第686团留下一部在鲁西,后来成为冀鲁豫的主力之一;而第343旅其余部队到山东后,与山东纵队一起经营山东根据地,日后又锤炼出了20多万大军,这也是后话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