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人的整编旅,加强几十辆坦克和12门重炮,这配置咋样?

7000人的整编旅,加强几十辆坦克和12门重炮,这配置咋样?
2024年06月28日 11:39 大风开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接装了大批美式武器,扩编了美械部队;此外还接收了100多万日军的武器,换装了大批日械部队;其余部队则在原国械武器中拣选优良者装备,武备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说起当时其拥有的王牌部队,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所谓的“五大主力”,可是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在当时其实还另有部队的装备水准要更高,甚至在表面上看已经是机械化/摩托化的合成部队——这就是快速纵队。

快速纵队,通常以一个整编步兵旅为基干,加强有战车、重炮、汽车、工兵等特种兵,理论上具有快速运兵、快速突破、快速追击的能力,并兼具行军、火力、突击、攻坚于一身。

以当时配置最强的第1快速纵队为例,其基干是大约7000人的整编第80旅,当然了这个旅只是充当步兵基干,该纵队真正“值钱”的却是其配备的特种兵们。

按照当时原计划中的配备方案,第1快速纵队配置的坦克营就是战车第1营,这个营的前身就是著名的驻印军战车营,装备清一色的美式M3A3坦克,而且坦克兵们有充足的实战经验。

而重炮则是从炮兵第4团中抽选一个营,最终敲定的是第3营;该营配备12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火力不可谓不凶猛。

当时营级规模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只是最精锐美械军的搭配,甚至有的美械军还没有配齐;但在快速纵队里,一个整编旅就有这样一个重炮营。

当然,这个炮兵第4团的重炮营,也是原驻印军炮兵。

(注:以前资料多称第1快速纵队配备4个重炮营48门炮,其实其中的2个营是配属整编第26师、另1个营是配属整编第51师,只是各部均在一个方向作战,故而混淆为均配备于快速纵队里了)

除了战车营和重炮营外,原本的第1快速纵队的标配还有搜索营、工兵营和汽车营。

其中的搜索营由战车第1团装甲步兵营改任;工兵营甚至不是1个,而是从工兵第1团和工兵第20团中各选一个营;另外汽车营也不是1个,而是从装甲教导总队和辎汽第8团中各自划拨一营。

甚至在原有的编配表中,第1快速纵队内还有一个装甲列车大队。

上述配置可能因为各种实际因素,未能全部到编,但绝大多数的配置还是到位的,因此第1快速纵队成为当时国民党军系统中各类武备配置最强的部队。

其兵力当然也不只是整编第80旅那些步兵了,而是达到了1万多人。

因为这支部队的配置极高,所以指挥权就攥在装甲教导总队里,但是因为它的特种装备实在太多,该纵队本身又被配属在了整编第26师。

按照国民党军的设定,这样高配置的部队肯定会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因为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并不懂得机械化部队的使用,所以对于第1快速纵队不知道该如何配置;同时第1快速纵队的指挥官,也看不起步兵大头兵,步兵们当然也瞧着这帮特种兵不顺眼。

所以在当时的所谓强化部队里,就存在着若干鄙视链,谁都互相看不顺眼,而且都不懂得对方的业务,在这种背景下怎么能谈得上合成作战?

所谓的合成作战,不是把各部捏合在了一个编制内就算了,必然要有大量懂行的军官来指挥和发挥骨干作用,并且各军兵种要进行密切的协同演练才能解决问题。

像第1快速纵队这种,显然就只是简单的捏合。

不要说作战了,就是连最基本的行军,坦克、重炮、汽车、步兵怎么走,都是大难题,因此该部就长期蹲在驻地不出,所谓的机动强军成了乌龟王八。

蹲在原地当乌龟也就罢了,偏偏它还认为自己的装甲、重炮、汽车多,没人敢来动它。

在1947年1月1日元旦之际,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率军官队到后方县城过年,第1快速纵队和整编第26师的2个整编旅也在防区大吃二喝,打牌打盹儿。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华东我军集结了27个团的兵力分两路来攻。

本以为没人来打,结果来了整整27个团,战场最高指挥官还不在位置上,无论是快速纵队还是整编第26师都乱了起来。

战车、重炮在换乱中,都把自家步兵给打了,步兵遭到重火力攻击,便更加混乱。

乱起来了,也就谈不上有组织战斗,于是纷纷向后方县城撤退,结果当时道路泥泞,大量车辆陷于泥地中无法前进,我军的突击队上来后便展开白刃战斗,将大量汽车、重炮缴获,甚至还缴走了6辆可用的M3A3坦克。

最终在短短两天时间内,第1快速纵队及整编第26师的2个整编旅,总计3万人就被歼灭了。

我军以缴获的大量美式重武器,继续参加后续的攻城战和围歼整编第51师的战斗,再之后又以这些缴获组建了大名鼎鼎的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用缴获的重武器打出了更多的胜仗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