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黄芪品牌价值排行榜

国家地理标志黄芪品牌价值排行榜
2024年05月07日 17:30 品牌观察杂志社

2024年4月30日,中国地标节组委会、《品牌观察》杂志社联合发布《国家地理标志黄芪品牌价值排行榜》,全国7个省份共12种黄芪上榜,其中陇西黄芪品牌价值216.11亿元排名第一位、恒山黄芪品牌价值165.24亿元排名第二位、代县黄芪品牌价值152.97亿元排名第三位、固阳黄芪品牌价值50.84亿元排名第四位、子洲黄芪品牌价值41.96亿元排名第五位。

根据中国地标节组委会统计,中国目前共有12个国家地理标志黄芪。中国地标节组委会联合《品牌观察》杂志社分别评价出它们的品牌价值。12个国家地理标志黄芪品牌价值总额为749.98亿元,每个国家地理标志黄芪平均品牌价值为62.50亿元。

各省份国家地理标志黄芪上榜数量分别为:山西4个,甘肃和内蒙古各2个,宁夏、陕西、辽宁和黑龙江各1个。各地政府部门可向中国地标节组委会领取证书。

陇西黄芪品牌价值216.11亿元

《品牌观察》杂志社成立专门的业务团队采集政府官方公开数据,而非实地调研评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因为数据采集口径不一或部分数据缺失,可能部分评价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未来,将通过“走进地标原产地”实地调研进行修正,希望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黄芪的“芪”是一个药名专用字。原来的写法是“黄耆”。耆字的原意是年长,民间有六十(岁)为耆之说。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补药之长”是说它补气的功效非常之好。因为黄芪主产我国的华北、东北。所以,南方人常常将黄芪称为“北芪”。

中国黄芪主产地为山西、内蒙古、东北、陕西、甘肃。中国黄芪种植面积150万亩,总产量30万吨。其中甘肃陇西县占中国黄芪总产量40%,被称之为“中国黄芪之乡”。

甘肃陇西县

南北朝时期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陇西黄芪其浸出物平均高达37%,是药典标准的2.2倍,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平均0.052%,是中国药典标准的2.6倍,黄芪甲苷含量平均高达0.210%,是中国药典标准的2.6倍,是其他产区平均值的1.5倍。

陇西黄芪

陇西全县适宜种植黄芪面积达39.5万亩,现种植黄芪面积28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其中黄芪种植重点乡镇以官儿乡种植面积最大,达到10余万亩。全县黄芪年产量达12万吨,是中国最大的黄芪系列产品加工基地、药源基地。

陇西黄芪种植示范区

为实现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整体品牌升级,以此带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品牌观察》杂志社在2022年5月首创中国地标节,成为国内首家专注研究、推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IP品牌化的第三方平台。

作为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平台,中国地标节绘制出完整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图》,有完整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单,根据这些基础正在编制《中国地标志》。

《品牌观察》杂志社、中国地标节组委会首倡“科技赋能地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专注挖掘那些开发中外地标产品有显著成效的农业龙头企业,宣传和推广他们的经验,为6000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始于2004年,《品牌观察》杂志社先后推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国品牌之都等系列榜单,被誉为中国的《福布斯》,得到了华为、格力、双汇等300多家头部企业的认可。

中国地标节组委会、《品牌观察》杂志社将联合推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500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龙头企业品牌价值500强》两大榜单,将在完成对所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龙头企业品牌价值评价之后对外公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