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全国扩容,礼来、GSK、诺华在华“瘦身”

4+7全国扩容,礼来、GSK、诺华在华“瘦身”
2019年09月24日 19:22 MedTrend医趋势

今日上午,万众瞩目的“4+7扩容”结果公布,大范围“断崖式”降价上,跨国药企巨头们在中国开始“分化”。

准备了9个多月后,众多跨国药企中阿斯利康吉非替尼、BMS福辛普利钠片、默沙东孟鲁司特钠片、赛诺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礼来培美曲塞二钠等哄抢“竞标入围”。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经历“风暴”的同时,战略的进与退和带量采购战术的分化耐人寻味:

  • 4月23日,礼来宣布以3.75亿美元向亿腾医药出售旗下抗生素产品希刻劳和稳可信在中国大陆的权力,以及位于苏州的希刻劳生产工厂。

  • 7月9日,GSK中国宣布将下属苏州工厂及持有的乙肝药物贺普丁以2.5亿元的价格转给复星医药。

  • 9月4日,诺华宣布拟以7.9亿元转让剥离技术与药品开发资产后的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九洲药业。

转让资产均为昔日“王牌”

各大跨国药企近年来都在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裁剪庞大队伍来实现成本压缩和转型升级,这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跨国药企转让的资产均曾处于重要战略位置。

礼来此次出售的希刻劳和稳可信都是其产品线中的老牌产品,进入中国年份分别是1993年和1996年,已经是在中国市场中活跃超过20年的老药。而且礼来抗生素产品线上,也只有这两个产品上市。

希刻劳是国内医生认可度极高的口服抗菌药品牌。稳可信更是医生治疗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金标准,二者皆是年销过亿的“王牌药”。

而且这两种药也是礼来继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抗代谢药物之后,在华的第三大支柱。

GSK贺普丁早在1998年在中美同年获批上市,用于慢性乙肝治疗,一度成为患者乙肝治疗的不二选择。

GSK还为此专门花费12亿美元兴建苏州工厂,用于贺普丁在华的本地化生产。该工厂也曾是GSK在全球投资总额、规模最大的工厂之一。

苏州诺华是诺华在中国建设的第一家原料药生产开发基地,为诺华全球用于治疗白血病、癫痫、高血压等疾病的药品开发生产原料中间体,该工厂于2006年在中国投资兴建,总投资额达2.865亿美元。

价格与市场的双重打压,加速转型迫在眉睫

当下中国医药市场当下无疑是“冰火两重天”,

  • 一方面,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跨国药企希望在中国医药市场急速成长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 另一方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一系列政策重拳,跨国药企专利药的市场被严重挤压,其原有的运营模式带来冲击。

为了应对挑战,跨国药企或在全球进行架构重组、提高内部运营效率,或剥离专利过期原研药,集中资源布局重点领域。

在部分产品难以为公司带来较大业绩贡献的情况下,跨国药企纷纷“丢包袱”,进行战略调整。

面临价格和市场的双重打击,跨国药企在中国逐渐失去“超民待遇”,加速转型已迫在眉睫。

角逐创新药

诺华制药中国区总裁张颖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未来是创新药的市场。”

事实上,不只是诺华,包括礼来、GSK等多个在华外企意识到中国医药市场正在向创新药方向接轨,未来中国市场的竞争将重点在创新药领域。

礼来“瘦身”,聚焦糖尿病、癌症等核心治疗领域

随着专利期的相继到来,在华政策的不断冲击,以及出现的耐药快回报率低等问题,利润大大降低的抗生素产品已成为“烫手的山芋”,礼来选择摒弃在华的抗菌药市场。

2018年11月,礼来还传出准备出售中国区中枢神经领域业务。该业务包括百优解、奥氮平等,多个产品已经过专利期。

礼来一方面剥离成熟产品,一方面也在将眼光瞄准利润更高的糖尿病、癌症、银屑病等创新药领域。

其也是近几年在中国,从创新药上市中获益最大的制药巨头之一。

2018年,礼来“当家花旦”度拉糖肽全球销售额高达32亿美元,同比+58%,且在今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表示,“我们非常期待这款产品在中国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市场的表现,未来10年,其将成为我们在中国市场重磅产品之一,我们将会把更多创新型药物带给中国患者。”

2018年3月,礼来在中国上海成立礼来中国创新合作中心,该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本土公司的合作,推动早期新药的研发。

在该中心下,

  • 2018年9月,礼来与和黄中国医药推出靶向抗癌药ELunate(呋喹替尼)获得中国批准治疗结直肠癌。

  • 2018年12月,礼来与信达生物合作研发PD-1抑制剂Tyvyt获得中国批准,治疗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 2019年2月下旬,礼来的GLP-1受体激动剂易达(Trulicity,杜拉糖肽)正式在中国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

另外,今年1月礼来完成140多年历史上最大一笔收购,就是以80亿美元收购抗癌药研发公司Loxo,重金押注在研的LOXO-292\305\195等重磅药物。

礼来在2018年财报中也强调了新药的重要性,礼来方面表示,“公司预计2019年收入在251亿-256亿美元之间,收入增长点将来自新药。未来10年,我们将推出40个新药包含适应症,加速创新药在中国上市的步伐,争取与美国、欧洲同步上市。”

GSK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创新药与疫苗

GSK出售的贺普丁曾经也是辉煌无比,但随着BMS旗下的恩替卡韦和诺华的替比夫定进军中国乙肝市场,以及2006年9月贺普丁全球专利到期,国内仿制药纷纷涌现。其本身的耐药问题和竞争对手增加导致竞争力下降。

自2012年到2015年,GSK的贺普丁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金额下滑24.66%。2015年,GSK采用在部分省份采取降价策略以期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实际收效甚微。

特别是在“4+7”试点铺开后,给了GSK贺普丁重锤一击。尽管GSK采用“以价换量”的策略,但其直接的竞争对手正大天晴乙肝药“润众”大降九成成为11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独家供应商。

面对“老药”销售空间的缩小、经济效益的低下,随后GSK将贺普丁连同苏州工厂一起出售给了复星医药。

GSK新兴市场高级副总裁暨中国代理总经理Fabio Landazabal 表示,“这次苏州生产工厂和中国贺普丁品牌的转让,旨在整合GSK的供应链网络,使GSK可以在中国更关注创新药物和疫苗。”

不过,GSK对中国新药市场信心满满。

在2017年GSK上市了中国市场上第一款宫颈癌疫苗希瑞达,同年艾滋病治疗复方制剂绥美凯登录中国。2018年8月底,其漫阻肺治疗药物欧乐欣在中国上市。

这几款药品成为目前GSK中国业绩增长的新药主力。

GSK表示,“2017年在中国业绩增长了18%,2018年实现27%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创新药的推动,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创新药角逐中超越整个行业、整个市场,而且也包括竞争对手。”

诺华压缩成本转型升级

事实上,诺华正在经历剥离非核心业务,调整其业务重心。

此前诺华同意将其子公司山德士在美国的皮肤病业务和口服仿制固体制剂板块业务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阿拉宾度制药公司。

同时,诺华宣布以130亿美元的价格向GSK出售其消费者医疗合资公司36.5%的股份,并将爱尔康眼科护理业务拆分为一家独立公司。

2018年9月,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 就曾表示,“计划在总部瑞士削减2200多个工作岗位,诺华将向更为复杂的生物制剂药、细胞和基因疗法过渡。”

一方面,大规模的甩卖;另一方面,诺华也在不停的买进。

  • 4月,诺华宣布以15.75亿美元收购IFM子公司IFM Tre,专注于先天免疫系统新靶点疗法。

  • 9月6日,诺华宣布支付8.4亿美元收购IFM Due公司,获得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一系列创新免疫疗法。

所以,对于诺华来说,剥离苏州诺华既是应对中国政策、市场之风,也是其在战略过渡期重新配置资产、转型做打算。

诺华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根据业务需求以及患者和客户的需要做出了出售上述资产的决定。中国快速发展的医药市场将为诺华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预计2019-2023年期间在中国提交50份新药申请。”

随着“4+7”带量采购政策的全国铺开,跨国药企的“专利悬崖”现象也陆续到来,未来过期原研药的高收入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创新产品将成为跨国药企未来业绩增长的动力来源。这场争夺战即将打响,谁能突围就要看现在的产品如何布局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