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用“对的”AI赋能中国临床

GE医疗:用“对的”AI赋能中国临床
2020年09月24日 19:10 MedTrend医趋势

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医学影像AI终于走向了正轨。

9月18-20日,由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CAIERA)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于上海召开。在中国这个充满了机遇和变革的市场上,短短4年,这一赛道环境瞬息万变。但庆幸的是,由于先驱者地辛辛耕耘,AI之于行业的意义终于达成了共识,也正是本次大会的主题——“AI助力健康中国”,相信朝着这一目标,AI走向主流的路会越来越平坦。

GE医疗,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在会上展示了基于Edison数字化平台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疾病解决方案,并披露了其愈加明晰的“全面国产”以及数字赋能战略的最新成果。

携手RapidAI

GE医疗脑卒中全路径解决方案再升级

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应用与科研,GE医疗的智慧医疗生态正在持续“开疆拓土”。

9月19日,在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上,GE医疗宣布与泓懿医疗开展合作,将泓懿医疗在国内代理的RapidAI脑卒中智能影像分析平台对接至Edison数字医疗生态,在精准影像的基础上,加强脑卒中多模态影像的快速定量分析能力。

*RAPID(Rapid Processing of Perfusion and Diffusion 快速脑灌注和弥散图像可视化处理与智能分析软件)

▲签约现场

脑卒中超时间窗患者的“新希望”

多模态影像融合是指将相同或不同成像设备所获取的同一组织或器官的图像,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配准和叠加等变换处理,产生一种综合的信息影像。

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脑卒中患者精准筛选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突破点。

但在临床上,图像越精准,往往意味着需要处理来自不同“视角”的信息越多,而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正是人工智能的拿手好戏。

因此,AI与神经影像技术的结合应运而生。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评估功能可大大节省初筛时间与医生工作量,为最终提高评估精准度与救治疗效奠定基础。

目前,已有国际临床试验数据表明,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进行患者筛选,可以将血管内治疗时间窗由6小时扩宽到24小时,大大延展了脑卒中的救治时间窗,为“超窗患者”提供更多“补救措施”,就此开启了脑卒中超时间窗患者救治的新篇章。

2018年,由RapidAI支持的DAWN和DEFUSE 3国际临床试验证实,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进行患者筛选,血管内治疗时间窗可由原来6小时扩宽到24小时。

据悉,RAPID软件由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研发,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机械取栓患者筛选,在全球50余个国家的1500多家医院应用,每年扫描次数超过65万例,参与了超过14个多中心临床试验,已成为是全球公认的标准化卒中影像定量评估工具。

→→滑动查看更多→→

脑卒中全路径解决方案,最快30秒完成影像分析

众所周知,脑卒中是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其救治疗效对时间依赖性特别强,研究发现:从发病到治疗,静脉溶栓每减少15分钟延误,平均可获得1个月的无残障生命;介入取栓每减少20分钟延误,平均可获得3个月的无残障生命。

因此,越来越快速和精准的影像分析是脑卒中诊治的核心诉求。

此次GE医疗与RAPID的合作主要用于急性脑卒中诊疗的智能影像评估,可快速进行智能定量分析,包含CT平扫、CT血管、CT灌注、磁共振影像等。

双方集成后,可实现每个病患30秒-2分钟内完成影像分析,并自动发送至PACS系统,帮助临床医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灌注情况,实现快速诊断、快速决策,提高血管内治疗比例。

不止于此,对于脑卒中这一杀手级疾病的救治能力,在深耕全路径解决方案方面,GE医疗还做了更多:

2018年,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共同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多模态影像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预测模型研究,启动由全国24家医院参与的脑卒中影像临床多中心RCT试验;

2019年,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先后发布《中国脑血管病影像指导规范》和《脑血管病影像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通过建立影像规范及指南,树立行业标准,全面提升中国脑血管病影像检查和诊断的同质化水平...

通过多方合作深耕,GE医疗脑卒中全路径解决方案已包含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设备、系统研发和相关培训,可提供涵盖疾病的早期预防筛查、急救转运、诊断、治疗、康复监测及后期随访的全周期技术支持,持续为中国脑卒中全路径解决方案添砖加瓦。

用数据计算关爱生命重要时刻

智慧医院的未来

在中国医疗AI的竞技场上,当下正处于国内外医疗、科技公司的“混战”格局,而对于GE医疗这样一家跨国企业,是如何看待竞争,又如何定义医疗AI的?

关于这个问题,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在大会上给出了答案,“在GE医疗中国的战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组成,叫做:数字赋能。用AI在内的科技手段激活生产力,建立数字化医疗生态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最终,我们关心的如何服务好病患。这就是GE医疗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对于大科技,对于AI的态度与观点。

▲GE医疗在医学影像AI大会

展示其智能临床、管理和科研上的创新成果

除此之外,张轶昊还在数据和生态两个方面分享了对医疗影像AI的行业洞察。

数据问题:“一上来就对”,成为获取高品质数据的痛点

因为医疗AI有更严苛的要求,所以一切的数据要求从源头就是“对的”。这个“对的”有两层含义:

一是数据和图像质量的标准化;

二是对疾病判断的标准化。

针对第一点,在实现数据标准化的路上,所有的数据来源必须来自标准化的设备,“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基层医院在AI技术上的短板,是目前需要集中攻坚的问题。

针对第二点,疾病判断的标准化,更多的是对于数据的独到观点,这与GE医疗的“发家所长”密不可分。

在GE医疗,TrueFidelity (人工智能CT)学习了超过一百万份的图像,从源头降低噪声至最低,实现更高清的图像质量,达到超过50%的病灶检出率。GE医疗精准医学院的AI软件中,如针对新冠肺炎早期识别的CT影像智能分析平台 “智赢新冠LK 2.0,会首先对CT图像预处理,以确保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再进行下一步的分割和评估。

在第二届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医学图像数据库放射影像数据库”,也是一个显著的风向——数据将更加“自由”地流动、共享,同时业界对数据的标准性、敏感度与有效程度有更严格的要求。

▲GE医疗精准医学院 PHIgo科研工作站

生态问题:智慧医疗不止是“医院的事”,而是一个生态体系的建设

患者服务互联化、临床服务智能化、科研数据一体化、医院管理精细化、医联体开放互联化……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无数企业深耕、钻研,而GE医疗现在做的,是将各个部分融合,让智慧医疗成为一个生态。

在医疗AI的生态各环节,相关机构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专项特长:

诸如GE医疗一类的设备公司有设备创新和临床解决方案的特长;

AI公司有针对单个重大疾病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特长;

行业协会中立客观地建立标准。

目前,AI所需要的发展要素已全部到位,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医工结合”,将智慧医疗串联起来。

从GE医疗的角度而言,近期发布的Centricity™ Open PACS AI 智能影像平台,在PACS中部署AI,把应用都集成在同一平台,打通院内各科室的管理;部署5G远程扫描指导平台,实现大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无延时地进行影像传输与会诊,都是生态的很好实践。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普惠优质医疗资源,用数据计算关爱生命重要时刻,让人人都能享受最精准高效的医疗。

矢志不渝地推进“全面国产”

“我们的信心来源于在华123年的历史渊源”

9月19日,在大会的“智慧医疗时代,观企业布局”圆桌论坛环节,行业一线品牌商“大佬”同台,就医疗影像行业的现状、医疗AI的潜在困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也是本次大会的一大看点。

会上,主持人率先向张轶昊发问,抛出了对GE医疗最新提出“全面国产”战略的疑问,对于目前这一在华外企共同面临的挑战,张轶昊的回答信心满满,并铿锵有力地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号——GE医疗中国将矢志不渝地推进“全面国产”战略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出席第二届医学影像AI大会

“智慧医疗时代,观企业布局”圆桌论坛并发言

主持人:面对当下紧张的国际时局,GE医疗提出“全面国产”战略,坚持把高端产品线引入中国,实现中国制造生产,请问GE医疗的信心从何而来?

张轶昊:第一,是GE医疗在中国的悠久历史。GE医疗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897年,我们第一台X光机进入苏州博习医院,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台X线设备。1919年,北京协和医院引入我们的X光机;进入上海长征医院则是在1935年,就是电影《八佰》发生的前两年。GE医疗在中国拥有123年的历史渊源,我们深度参与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血脉相融,我们对中国的承诺从未改变。

第二,是我们在中国的投入和投资。1990年,GE医疗和北京航天部、卫生部成立了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后成为北京影像设备生产制造基地,现在这个工厂已经供应了GE全球三分之二的CT。1995年,我们在北京建立了华伦工厂,目标就是做“中华自己的伦琴”。最新数据显示,GE医疗是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中出口最多的公司,我们的上海造影剂生产基地出口量第一,这些真实的数据也都让我们对全面国产的信心倍增。

第三,我最大的信心是来自于,最近推出的一系列与优化经商环境相关的政策。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2年,在未来的42年,我们非常有信心相信中国一定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双循环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发展。

在这次疫情期间,GE医疗不但没有减少对中国的投入,反而是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我们把3.0T Architect系列最高端的磁共振系统搬到天津生产,把最高端的移动X光机搬到北京生产,把最高端的呼吸机搬到了无锡生产,这些都得到了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有了这些支持,我现在的信心比一年前刚入职GE医疗时更加坚定。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正如7月份,在中央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领导人所言,“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未来会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同样地,在关键时期,GE医疗也选择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不抛弃不放弃,相信未来一定会收获应有的期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