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泼冷水,海外出口还能成为中国汽车强心剂?

“关税”泼冷水,海外出口还能成为中国汽车强心剂?
2024年06月18日 18:08 车壹圈

持续“价格战”加速国内车市的内卷,在利润遭遇大幅度缩水的同时,一些深谋远虑的车企早已在海外市场开辟了一片天地。不仅获得更多销量与收益,还在全球市场树立了中国汽车新形象。

日前,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782.8万辆,同比增长3.9%;乘用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32%;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

相比拼得你死我活的国内车市,海外市场风景这边独好。由此可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能更好地避开汽车红海市场,向市场前景更宽阔的蓝海进发。

布局海外正当时

近几年,走出国门的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相较于前些年产品出口种类单一及市场主要锁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汽车工业不发达区域,如今不仅全面开花,同时还成功打入欧盟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4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有俄罗斯、墨西哥、巴西、比利时、阿联酋,销量分别为26.8万辆、14.8万辆、10.6万辆、9.52万辆、8.58万辆;

2024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分别是比利时8.88万辆、巴西8.54万辆、英国5.1万辆、泰国4.65万辆、菲律宾3.81万辆。

近几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成功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市场的座上宾。

据了解,近两年中国车企在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发力。尤其是2022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呈现一轮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欧洲市场呈现连续3年较强增长。其中,2023年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出口增速达162%,在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达47%。

上汽领跑,奇瑞紧追

远离内卷的国内车市,扬帆海外市场可获得更大的空间,这是当下中国车企普遍的一个认知。而在海外出口中发挥重要角色的也都是头部车企,比如上汽集团,去年海外销量55.36万辆,奇瑞汽车去年出口销量达35.81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集团今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为销量助力。据奇瑞汽车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奇瑞出口9.24万辆,同比增长20.4%;今年1-5月份,累计出口汽车43.5万辆,同比增长31%。

与奇瑞相比,上汽集团也不示弱。今年5月,上汽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9.9万辆,同比增长20.1%;1-5月,上汽海外市场终端交付46万辆,同比增长17.8%,在中国汽车企业中继续领跑。

此外,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等车企,2023年海外出口销量分别为26.9万辆、21.36万辆、11.1万辆、10.12万辆。面对国内车市“价格战”,中国汽车在海外不仅售价高,同时也不似国内车市那么卷。因此,预计今年这些头部车企仍保持着旺盛的增长,2024年海外出口销量将会实现大幅度提升。

汽车出口“树大招风”

随着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强势表现,尤其新能源车在北美、欧盟市场的火爆,难免会树大招风。

日前,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披露,欧盟拟于7月4日起,在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10%的基础上,对三家抽样调查车企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未被抽样调查企业征收21%的关税。这也意味着上汽等中国车企面临的关税税率将最高增至48.1%,如此以来在欧洲市场占比较大的上汽集团销量将受到打击。

而就在5月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对华加征301关税发布公告称,对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电脑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的部分措施将于8月1日生效。

针对一些国家加征关税的做法,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做法,有点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事实上,在新能源化进程中,欧洲的能源转型开始时间早,也是最早提出停售燃油车时间表。但没想到的是在燃油车领域占优势的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水土不服。不但没有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分得一杯羹,反而被中国新能源车企赶超。如此一来加征关税的做法,就显得有点赖皮了。

从中国汽车出口数据来看,今年4月在北美洲累计出口增势从去年的47%,变成现在的2%,原因不言而喻;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市场的增速,也从去年162%变成现在的74%。可见加收关税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汽车出口确实有影响。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汽车出口在大洋洲、南美洲、亚洲等区域的增势仍呈现稳步提升状态(今年4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9%、84%、59%)。这也意味着欧盟、美国加收关税的行为,对大部分中国汽车来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深耕市场。

在《车壹圈》看来: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中国汽车以全新的姿态开启全球车征程。

不过,经营海外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上汽、奇瑞、长安、长城等车企苦心多年经营,方创下今天的良好局面。没想到会遇到加征反补贴关税这种“不讲武德”做法,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面对当下局势,中国车企在开拓市场渠道同时,还可通过本地建厂等更多元化合作方式打造更大的舞台,吸引到更多为中国汽车喝彩。如此一来,欧盟市场恐怕会遭遇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