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人格与狗格

冯仑:人格与狗格
2021年11月29日 10:49 冯仑风马牛

文|冯仑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最近,因为宠物引起争端的社会新闻非常多,尤其是人与狗的关系所引发的人与人的矛盾,成为了一个高频的社会现象。

前些天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武汉一个小区里,有人遛狗不拴绳子,给行人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安。有业主对此提出了一些抱怨或者批评,狗主人不仅没有改进和安抚对方,反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超过一个月,恐吓、侮辱、骚扰,甚至殴打对方,以至于这名业主痛不欲生,最后从 32 楼一跃而下,跳楼自尽,以求解脱。

稍早一些,有一个被网友称为「安阳王」的,也是因为家里的狗咬了人之后,长时间耍赖而出了名。更早一些,还有个「徽州宴老板娘」,她的狗与人发生了冲撞,随后引发口角,她便口出狂言,暴力威胁。因为太过于嚣张,她的话在网上引发了非常大的关注,网友们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以至于徽州宴都没法营业,而且被曝出公司漏税等问题。

这几个事,本质上都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但中间的媒介都是宠物,准确说,都是狗。这就引发我们对宠物,对狗的一些思考。

宠物是怎样形成的?宠物跟人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人和宠物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01

宠物跟人的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实际上,宠物经济发展得特别快。人跟宠物似乎也建立了比以往更密切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讲的宠物,主要是指狗和猫,因为把猫或者狗当宠物的人最多。

我觉得,一只野猫或者一只野狗变成宠物,至少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如果是野生的,因为捕食不易,它们进食具有不规律性和偶然性,并且时常保持饥饿的状态。要「驯化」它们,这种状态就得改变。也就是说,一个野兽,当你定时定量地喂养时,它的野性就减少了一半,它会对你形成依赖。

同时,它捕食的能力会减弱,它会更多地去讨好定时定点喂食的这个人。

不只是猫、狗,狮子、老虎其实也这样。在中东,有人把狮子、老虎养成了宠物;在非洲,甚至有人把鬣狗变成了宠物。在驯养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给它们定时定点喂食,让它们饮食无忧。

当一个野兽被安排到饮食无忧的时候,它的野性就会大幅度地减弱,于是它对给它吃喝的人形成某种依赖,甚至是效忠。

而且,为了要保持饭来张口,饮食无忧的状态,它甚至会表现出某种感恩,也是对「饲主」表现出某种媚态,甚至是讨好。这就是宠物基因形成的根本。

第二个,野兽,比如说公狮子,每天要走几十公里来巡视领地,然后保证它的家人,也就是母狮子和它的子女,能够吃到这片领地里的小动物,而且能够吃饱。

它每天都要出去跑,能够逮住什么动物吃是非常偶然的,所以它有上顿没下顿,为了生存始终保持这样一种野性:见到动物就去捕食,尤其是看到奔跑着的动物,它捕食动力更大。这些活物是它生命最重要的一个保障,它的奔跑能力、撕咬能力、消化能力都因此而形成。可是,当人管它温饱的时候,它的这些能力都在退化,另外的一些能力却在增长。

从人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它们失去野性以后,能够陪伴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反应,做出回馈。具体怎么来做呢?人驯化宠物有一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给它一个单声道的信息,比如说发出某种声音,它必须给出一个回应的动作,然后再给它吃一点它想吃的东西。

现在宠物经济发达,有猫零食、狗零食,而且厂商也研究它们的口味,知道它们最想吃的,最合乎它们口味的零食是什么。

用单声道的信息,也就是只给它某一个信息,发出某一种声音,同时又给它一个明示,刺激它给出一个反应,然后因为这个反应,它能得到喜欢的食物,这样反反复复地训练,持续地驯化,最终,人说一声「跳」,它就会跳起来,说一声「坐」,它就能坐下,或者别的要求,它就做别的动作。

于是,宠物就建立起一整套和人的互动方式。当人发出一个单声道的信息,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时,宠物准确地接收到以后,就会做出人想要的积极的反应,然后,人再给它食物的奖励,对它进行投喂。宠物就变成了特别讨人喜欢的陪伴者。

马戏团里的狗、猫、狮子、老虎、大象,以及其它动物,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模式训练的。它们也都由丛林中的野兽变成了马戏团里的演员。

第三个,人会把自己的情感在宠物身上进行投射。投射的过程中,宠物跟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利益冲突,等等,多多少少会使得人与人之间出现一些疏离感、被压迫感、孤独感,这些情感都需要一个出口。

当一些人有这些情感或者情绪压力的时候,看到一只猫在卖萌,看到一条狗能够安心地陪伴自己,也会得到一种安慰。于是,这些人对宠物的依赖会越来越大。由于人的社会性的某种缺陷,于是把情感投射在宠物身上,投射越来越严重,人就越来越需要宠物。

十几年前,我们盖的一个小区里,有这样一个业主。她是一位独居女性,四十多岁。突然有一天,她找到我们,非常悲痛地跟我们说,不能住这里了,要换个房子,能不能用她现在的房子去置换我们另外一个物业的房子?

问她为什么?才知道,是因为她的狗死了,她走不出来,没有办法继续在这个屋子里生活。

我们一开始认为,因为狗死了就退房,没有这道理。但是,听完她的讲述,了解了她心理以及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后,我们慢慢地有所理解。她所表现出的这样一种情感,是跟丧夫之痛,丧子之痛一样的痛彻心扉。

于是,我们最终依据房屋的价值,给她换到了另外一个社区的一套房。据说,她住到了新的社区以后,逐渐就走出阴影,过正常生活了。

这个事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特别多的关注社区当中人与宠物之间的这样一种更深的情感连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

在人与宠物的关系当中,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定时定点地喂食;二、给宠物单声道的信息,以及对它的及时反馈给与奖励或者惩罚;三、人的情感缺陷导致对宠物的依赖),造成在实际相处当中,宠物被上升为一个虚拟的「人」的存在,人与宠物的情感也成了一种类似于人与人的情感。宠物获得了一个人格的待遇,人驯养宠物的过程,成为了宠物的人格化过程。

在人的现实社会当中,如果一个组织,一个制度安排,确保被它管理的人衣食无忧,同时也给这些人一个单声道,只「喂」某一种特定的信息,让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然后给予奖励或者惩罚,不断重复,有时候,被管理的人也会对管理者施展一种依赖和媚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被管理的人,也具有了宠物的个性。于是,人格出现了宠物化。

也就是说,宠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宠物化,都是可能发生的。

02

在对宠物进行驯化,定点喂食时,宠物需要人,但人把情感投射到宠物身上之后,人越来越需要宠物。而人和宠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又没有规范。因为我们的法律、道德,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规范人和宠物的关系。于是,有时候出现一些畸形的现象,把宠物拟人化,人格化,把它看成自己的孩子,甚至爱护宠物超过对人的爱和保护,并以此来表明宠物跟自己有一种独特的紧密的生命连接。

这就造成了人跟宠物关系的异化,甚至因为人对宠物的溺爱,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当然,也会出现人和人之间因为宠物寻找到共同语言,人和人之间更和谐的情况。

但是,个别情况下,也会出现文章开头讲到的几个社会事件那样,因为人对宠物的情感投射和堆积,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扭曲,以至于一些人出现了「狗比人大」这样一种心态。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因为宠物,人和人之间有更多善意的连接,有更多的相互理解。我知道,现在很多地方,同一个社区里,养猫的人会建个微信群,养狗的人也会建微信群,然后他们遛狗的时候会建立交往,让狗与狗之间也建立连接和社会性,最终让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更紧密和充满善意,这都是很积极的。

而且在群里分享养狗经验,怎么样教育狗,怎么样训练狗,让它对人有礼貌。这些都是积极的。

而我们看到的这些社会事件,更多的是由于人和宠物之间的关系变得畸形,人和宠物的关系超越了他和普通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对狗格的尊重和溺爱超过了对人格的尊重和依赖,这才导致了因为狗而引起人和人的冲突。

03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引起了很多邻里纠纷,或者社会事件,猫却没有?这和宠物本身的动物性有某种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宠物的社会性引发了这些问题。

狗的特性和猫的特性不同,猫是居家的宠物,不怎么出门,跟人的关系局限在室内。野猫就不是宠物。所以,人对猫再溺爱,人和猫的关系再扭曲,也很少会引起人和人之间的冲突。

但是狗不同,狗需要在外面遛,需要人带着在户外活动,而且狗的进攻性大于猫。因为狗本身有进攻性,而且会发出叫声,有时候,一些老弱妇孺对狗的叫声和进攻性没法识别,或者说没法处理,会有惊恐,甚至是一些应激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又会使狗的主人产生一种不愉快、心理失衡。于是,因为狗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特别多,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是对人的一种伤害。

因为社会的发展,人跟宠物建立了比以往更密切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需要通过宠物来建立某种舒缓和调节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因为宠物带来的人与人的冲突,没有办法说不让人养宠物。既然这样,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对养宠物的人进行规范,对他们的行为、道德建立一套社会规范,对人与狗的关系进行规范,对宠物要进一步的训练,让它们能够更尊重人。

同时,也期待我们的社区管理能够做得更多,多做一些培训,做一些教育、宣导,去规范宠物的主人,让他们在养宠物时,既满足自己情感需要,同时也遵守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相处之道。让人们在社区里,不仅能看到人与人和谐相处,同时也能看到人与宠物、宠物与宠物也能够和谐相处,这是经济社会成长以后需要做的一个工作,也是一个功德。

总之,还是要建立这样一个信念:人大于狗,大于猫,大于一切宠物。对人的尊重是第一位的,对人格的尊重应该超过对宠物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方面让宠物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同时也让人变得更加善良,与他人建立更好的相处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主编|王滔编审|陈润江顾问|王淑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