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A+H双上市 全球最大IPO惠普“拓荒之旅”

蚂蚁集团A+H双上市 全球最大IPO惠普“拓荒之旅”
2020年08月27日 19:48 互金观察站

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招股说明书,同时,也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A1招股申请文件,正式迈出了A+H上市的关键一步。蚂蚁集团也再次成为焦点。

招股文件显示,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9亿股,这也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虽然每股发行价和目标估值尚未确定,市场普遍认为,蚂蚁集团将大概率地创下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之一。

从默默无闻,不被看好到市值千亿IPO,蚂蚁的创新尝试和“拓荒”其实从未停止。

财经观察站

作者:思琪

不是“银行”是科技公司

自诞生以来,有关蚂蚁的争议就没有中断过,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总是讨论的话题。

招股书的披露,亮出了蚂蚁集团的“底牌”,其公司的性质也被一锤定音。蚂蚁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其主要的支出和营收都在科技领域,人员构成也多以技术型为主,技术研发成果更是领先于国际。

数据显示,2019年,蚂蚁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2020年1-6月,在蚂蚁集团的支出和营收中,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这3大项的占比分别为35.86 %、63.39%和0.75%,其中科技服务费的占比最高。

招股书中,蚂蚁集团也首次亮出了自己的技术底牌: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超过1.6万名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已经超过64%;在蚂蚁集团董事会中,有1/3是技术背景出身。

目前,蚂蚁有包括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6279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区块链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数据库产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

同时,蚂蚁集团的硬核技术能力覆盖了BASIC(人工智能、风控、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硬核科技领域,包括信贷风险管理平台、智能投顾平台、智能风控引擎AlphaRisk、安全切面防御体系、跨链可信数据连接服务、金融级分布式技术架构SOFAStack……

上述的这些核心技术通过蚂蚁的各项业务中展现出了很好的变现能力,让科技服务收入成为蚂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比例超过6成。

2013年,马云就曾公开表态过,“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接着,支付宝理财平台、保险平台等先后成立,蚂蚁集团也走上了向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全面开放的平台化道路。

此次招股文件披露了蚂蚁联合贷款业务的详细模式和资金链路等内容,我们看到支付宝在其中所主要充当角色,只是负责撮合交易的平台,独立风控、向用户放贷并收取利息的仍然是平台背后的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

在这个业务流程之中,蚂蚁或者说支付宝不会向用户收费或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收取科技服务费,这也是蚂蚁作为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

现如今,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蚂蚁旗下的国民级别的产品也开始全面地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实现开放。而蚂蚁集团最大的一项营收仍来自于科技服务费,而非金融服务相关的利息。就像马云所说的那样,蚂蚁的确是没有成为一家银行。

打造以自身为媒介的金融生态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蚂蚁数金科技平台的用户为7.29亿。理财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1万亿,保险平台促成的年度保费则为518亿,花呗借呗累计服务用户超5亿。

尽管如此,却也不意味着蚂蚁赚的钱要远高于金融机构,蚂蚁金服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营收上本就存在着本质差异,不可直接进行比较。

蚂蚁的收入板块分为三大板块: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费、创新业务。其中,数字金融科技的服务收入在2019年占营收的比例为56.2%,2020上半年更是升至63.4%。

很长一段时间里,吃瓜群众都认为蚂蚁旗下的支付宝和银行等平台是竞争关系,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我国的金融服务获得率并不高,蚂蚁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选择了和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建立愈发深厚的合作关系。其中,工农中建邮储这五大银行都已和蚂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举个例子,在余额宝背后提供服务的,大概有24家第三方基金公司,而花呗、借呗和网上银行背后,也有约100家的合作银行。

实际上还不止如此,据招股书披露,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包括约100家的合作银行、90家的保险公司、170家的资管机构、24家基金公司等。

成立于2004年的支付宝,在经过了长达16年的发展之后,拥有了现在超10亿的用户和网商银行超2000万(2019年7.1-2020.6.30有借贷的数据)的小微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繁荣且运转自如的金融生态。

相关数据显示,在花呗用户中,有将近70%的用户之前并没办理过信用卡,而网商银行所服务的小微企业之中,也有80%的受众不是传统银行的客户。此前银行不愿意服务、不能服务的草根人群,也以蚂蚁旗下的产品为媒介,开始能在这样的金融生态之中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这种金融生态,为金融服务实现进一步广覆盖提供了机遇。而蚂蚁金服这样一家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司,其发展的前景不可限量。

更加贴近生活的“拓荒”之路

除了可观的金融前景之外,蚂蚁集团也一直为了更加地贴近消费者的生活,而不断地拓荒。至今,以支付起家的蚂蚁集团,其业务已经顺延到了数字生活、数字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在数字金融科技板块的年用户达到7.29亿,在理财科技、微贷科技、保险科技这三个领域促成的交易规模也均为市场第一。在2019年,更是有超过60%的消费者使用支付宝中数字支付以外的生活服务,包括出行、办事、公益等。

换而言之,除支付以外的相关业务,也已经开始撑起了蚂蚁集团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2008年,蚂蚁集团推出“水电煤缴费”服务,这也是中国老百姓第一次在网上缴纳水电煤气费。

2010年,发明无人工审批的纯信用贷款,第一次贷款可以无抵押物、无担保人。

2013年,推出余额宝,货币基金的门槛第一次降低成1块钱。

2016年,推出蚂蚁森林,中国人第一次实现手机种树,绿色公益门槛降低。

2019年,推出相互宝,大病保障第一次实现先保障、后付费。

种种业务的相继问世,都是蚂蚁金服为了更加贴近生活所做出的惠普性“拓荒”举措。而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这些举措惠及生活的便利,却未曾看到这些举措顺利施行之前的种种艰辛与研发者所付出的血泪。

如今的生活,二维码支付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举措,可在他问世之初,它却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甚至一度险些折戟沉沙。

遥想2011年7月,支付宝率先推出全国首个二维码支付功能,却未曾料想,被黑产的入侵打的措手不及,盗刷、病毒等接踵而来的问题,使得产品饱受怀疑,险些夭折。支付宝死磕着不肯放弃,不断尝试、更新漏洞、推陈出新……最终优胜劣汰,二维码支付克服安全问题,最终成为了如今这个可以贴满大街小巷的团,成为了连接8000万月活商家的关键。

除此之外,“水电煤缴费”的问世,也算是支付宝历史上最艰难的“拓荒”业务之一。因为这项业务对接机构庞杂,涉及到的谈判工作也是分外艰巨,更是曾停滞过整整2年,后来即便成功推出,也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分文未赚,遭受到的质疑不胜枚举。

但最终,这项业务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开启了“办事服务由现实向互联网迁移”的浪潮,让“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逐渐地成为了现实。

如果没有这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尝试,没有那些拿拓荒之路上永不言弃的研发者,这些故事也不会有如今这个还算的上圆满的结局。

现在,蚂蚁集团终于站到了这个位置,成为上市关口即将冲击科创板的第一股,即将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资本市场上市。而这样一家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司,也注定在上市之后,受到更多的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