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公安:加强实战化应用导向 推进警犬工作高质量发展

北碚公安:加强实战化应用导向 推进警犬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22日 10:20 巴渝图文

近年来,北碚区公安分局以警犬技术规范化建设为牵引,扎实推进警犬实战训练、技术运用,坚持“一人多岗、一犬多能”的训练管理模式,围绕实战需求,组建刑侦、搜救等专业化作战小组,持续激发警犬工作潜力,推进警犬技术专业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

自2012年北碚区公安分局警犬基地建成以来,先后两次被公安部五局评为年度警犬技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四次获评公安部昆明片区警犬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四次获评重庆市公安局年度警犬技术工作“成绩优异单位”,并多次在省级技能大赛及警犬技术大比武中荣获集体一等奖,5头警犬先后被评为功勋犬。

科学施训,在实训实战“聚焦点”上求创新

“追风,搜!”

在警犬基地训练场,训导民警事先摆放好10余个箱包,并在其中一个箱包中藏了一段感染毒品气味的纱布。“追风”进入训练场地后,在训导民警身侧坐立。随着训导民警一声口令,“追风”如利剑一样扑了出去,在每个箱包间穿梭,依次嗅认。不到1分钟,“追风”就对其中一个箱包有了不同反应,它朝着箱包嗅了又嗅,随后便卧下示意。训导民警打开箱包,在盒子里拿出了感染毒品气味的纱布……

“练就是投其所好,使它形成条件反射,并强化这种反射。”警犬基地训导民警李瑞明说,“追风”嗅觉好,气味分化能力强,喜欢玩球,训导民警就利用球作诱饵,让它对毒品气味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当确定警犬搜索成功或服从指令后,就会给予奖励。

根据警犬在训练期间的能力,训导民警会给它们分配不同的专业,比如衔取欲望强、喜欢争斗、嗅觉灵敏、抗干扰能力强的会从事刑侦工作。服从性好、兴奋度高、攻击性强、咬合力强的会从事治安工作。每个月警犬还要进行专项“月考”,根据不同方向考核追踪搜索、扑咬制服等内容。训导民警会根据警犬的考核表现互相交流学习,优化训练方式,增强训练效果。

一直以来,北碚公安坚持以练为战的实训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训练方法,根据“因犬施训、寓训于乐、服务实战”的理念,按照警犬训练工作计划,分阶段、分科目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用警犬扑咬、抛物截取、通过障碍、实战模拟相结合的组训模式,不断提高训导民警与警犬的信任感和默契度,强化警犬基础能力,提升人、犬专业技能,真正做到警犬管理严格、训练科学、使用合理,为实战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北碚区警犬基地民警在核心期刊《中国工作犬业》及《犬业科技》等学术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篇,并特聘承担重庆警察学院《警犬技战术》课程教学任务。

科技赋能,在协同作战“支撑点”上寻突破

2023年7月,民警在抓捕一名嫌疑人过程中,嫌疑人弃车翻越高速公路隔离带进入山林。由于山大沟深,丛林灌木茂密,环境有利于嫌疑人躲藏,这给搜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尽快抓捕嫌疑人,分局立即启用“警犬+”工作技战法,派出警犬和无人机协助办案民警执行抓捕任务。

“接到电话是凌晨3点,从犬舍调出追踪犬“哈登”和物证搜索犬“小白”时,它们睡得正香。”李瑞明说,经过专业训练的警犬和民警一样,24小时待机,随时都要做好战斗准备。

穿戴好装备的“哈登”“小白”被带至现场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民警指令追踪犬“哈登”以嫌疑人踩踏的草丛为线索,持续追踪,在距离入山口约150米处,先后发现了嫌疑人掉落的鞋子和捆钞带,初步明确嫌疑人的逃跑方向。

通过无人机导向,北斗定位仪形成电子围栏,搜索小组及时避开无效搜索区域,在空地配合协同作战下,物证搜索犬“小白”发现了嫌疑人遗落的手机,最终协助民警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重庆地形以山地为主,山林多、河流多、视频盲区多。为此,北碚公安创新空地一体的“警犬+”工作技战法,将警犬嗅觉灵敏、机动灵活及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人造机械无法替代的特点,与视频图侦、北斗定位、无人机技术等手段相结合,强化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提升搜寻成功率。其中,无人机的空中大范围快速搜索功能以及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帮助地面队伍拓宽搜寻视野,减少了人犬体力支出,明显提升了搜寻效率和整体战斗力。

今年年初,群众向警方求助,家里80岁高龄的老人夜里意外走失,危急时刻,警犬基地立即前往支援,在“警犬+无人机热成像”搜索下,成功将老人找到并顺利解救。5月,同样是高龄老人走失,在家属搜寻无果后,也是依靠警犬技术成功将失踪48小时的老人找到。

近两年,北碚公安警犬基地累计出警600余次,出勘刑事案件现场40余次,利用警犬搜索重要物证、指明方向20余次,成功搜救失踪失联人员18名。

以民为本,在预防警务“发力点”上下功夫

“这是什么犬,太酷了!”近日,在北碚区朝阳街道天奇广场,警犬“乐乐”“妞妞”穿戴着警犬装备,在训导民警的牵引下执行巡逻任务,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

自2024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北碚公安组织警犬基地协同特警、派出所民警在辖区主要街道、广场、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巡逻。

警犬上街迅速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纷纷大呼“好威武”“好可爱”,这些特殊“小警员”瞬间成了“小明星”。“那头警犬好威猛,看起来就非常有安全感。”市民陈女士表示,这种巡逻方式能够很好地展示警察的形象,既让群众感觉到亲切,又让大家对辖区治安环境更有信心。

据悉,北碚公安坚持提升见巡率、压降发案,进一步深化“大巡防”机制,积极探索“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新模式,在原有车巡、步巡、卡点查控基础上,引入警犬联勤巡逻,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大安保活动期间,适时调整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发挥警犬联勤最小单元战斗力,有效震慑各类街面违法犯罪,提升区域巡防整体合力,全面打造多元、立体、联动的巡逻防控新体系。

“警犬参与街面一线执勤,可以发挥预警、威慑和控制的作用,在遇到群众求助时,也能利用警犬寻迹追踪等特殊技能,帮助有需要的群众。”警犬基地训导员彭强介绍。

此外,北碚公安在充分发挥警犬技术服务侦查破案、缉捕逃犯、搜爆安检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警犬技术在构建新型警民关系,加强宣传防范工作中的作用,以警营开放日活动为载体,打造“嗅探”志愿者活动品牌,不定期地开展警民互动、警校联动,加强禁毒、防骗防盗等安全知识宣传。

据了解,自2013年警犬基地警犬“嗅探”志愿者活动启动以来,已开展活动60余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300余万人,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接下来,北碚公安将不断提升警犬技术实战水平,在充分发挥警犬技术服务侦查破案、缉捕逃犯、搜爆安检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警犬技术在视频图侦盲区、查找失踪人员等领域的应用,确保关键时刻出奇兵、见奇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