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大师辞世,却给世间留下了伟大作品:香山饭店、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大师辞世,却给世间留下了伟大作品:香山饭店、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2019年05月17日 22:13 和君商学院

材来源:乡村教育家

是天堂要建美术馆了吗,贝聿铭,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17日,离世。

相信非常多的人,在书上,或者到过实地,看到过,感受到过,震撼于他的建筑。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在现代建筑的历史上,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他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肯尼迪图书馆,再到卢浮宫改造工程、美秀美术馆,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

他在巴黎建了一座金字塔;他在日本建了一片世外桃源;他在伊斯兰建了一座岛上“神话”;他在香港竖起了一座地标;他给苏州搬回了一座“古意”园林……

贝聿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作品

【中国】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酒店,位于中国北京西山风景区香山公园内。饭店的建筑和园林由贝聿铭主持设计,1982年建成开业,1984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是一座试验性建筑,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建筑设计师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春有百花、夏有绿荷、秋有红叶、冬有皑雪…依山而建的香山饭店,便坐落于四季美景不断的佳境之中。

作为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旗下的高端商旅度假型酒店,香山饭店不同于贝大师一贯的独立雕塑形态建筑风格,而具有更强烈的“绘画性”。

将室内与室外之景同时展开,广场式前院、内院式大堂、庭院式后花园,更添庭院深深的园林韵味,仿若置于国画画卷里。

初见香山饭店,便觉纯净自然、古朴典雅。

为营造中式古典之美,贝先生采用白灰褐的三色搭配设计,墙体大面积留白,与绿林相衬更显干净;灰与褐的搭配,更添白墙灰瓦的古韵美感…

前庭花园内还设有安静的小湖面,香山饭店倒影其中、相映成趣,更添些许灵气。

深入香山饭店,更觉韵味无穷。

走入大厅,便是古典与现代碰撞的美感。

入口处的山水景观已数见不鲜,真正令人叹服的是大厅中央纯手工织成的“冰裂纹”大地毯,在光影斑驳中更显尊贵。

另一边,“东方毕加索”赵无极先生的巨型画卷将传统水墨画与欧洲印象派完美结合,端详越久韵味自显,难怪能与冰裂纹地毯并列为香山饭店“四绝”之二。

大厅整体设计有着四合院的对称美感,但顶部则用歇山式剥离屋顶取代古典式大屋顶,符合大师一贯的“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原则,平添光影效果。

香山饭店内最有看头的,当属曾在1984年获得“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的院落景观。

贝聿铭大师和北京的园林设计师一起,在十一个庭院内共营造了十八景观,有曲水流觞、金麟戏波、晴云映日、冠云落影、云岭芙蓉等。

其中主庭院“烟霞浩渺”有1400余平方米的湖面,湖畔有贝先生从云南石林选运来的“将军石”,高2.65米。重16.5吨;

院中甬路是用从山东长岛月亮湾运来的鹅卵石铺就,据说当时价格相当于一个鸡蛋一颗,还留下了当地村民人人捡鹅卵石的趣闻…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好奇的话不妨亲自来此一观、感受贝先生的匠心与坚持。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在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日本】美秀美术馆

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梦境,西方人叫:伊甸园,东方人称:桃花源,哲学家说是乌托邦。这,便是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理想景观——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先生用七年时间,在山中打造的这座美术馆,虽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1997年度全球最佳设计,但依旧作为世外桃源深藏山中20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再加上每年仲夏和严冬都会闭馆好几个月,更增加了它的神秘。

贝聿铭表示设计美秀美术馆的灵感,就是取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桃花源”的故事。

【卡塔尔】伊斯兰博物馆

伊斯兰博物馆最初是由卡达国王和他26岁的女儿Sheikha al Mayassa公主提出设想。建立博物馆不止是为了收藏和展示,并且要重塑人们对于穆斯林世界曾经作为全球开放宽容的科技文化中心的回忆。所以设计师贝聿铭力图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和建筑外观的简约现代感不同,博物馆的内部充满了复杂的伊斯兰元素,银色穹顶,玻璃幕墙、圆拱形的窗户与门帘,都是传统伊斯兰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夜幕下,灯光装扮下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璀璨夺目,犹如海中的一颗夜明珠珠。

【中国】香港中银银行

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非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印象和记忆描画一张城市地图,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街道才会被非专业人员画出。在巴黎的地图上,这座城市只剩下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和几条重要的街道。而香港中银银行便是香港的地标建筑。

中银大厦坐落在香港繁华的商业区由四个三角形立柱构成的塔楼坐落在52米高的立方体上。位于四个不同象限内的立柱节节高升,在最高处只余一个三角柱。带刻面的表面覆盖着反射玻璃,映衬出周围环境的风云变幻。

竹子是该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这座大型结构的躯干代表着竹子的生长方式,象征着希望和中华文明的复兴。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他说:“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谈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希望大楼具有与荷花一样的资质。”

【中国】苏州博物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喜欢在傍晚时分陪着挚友宾朋在曾经是贝家花园的狮子林曲径漫步,他喜欢老屋中听曲,细细品味四垂的暮霭中家园的温馨。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就是他从小熟悉的生长的环境,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他对故乡的眷恋却始终萦绕心头。

这位光影魔术师,在苏州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特色中,融入现代的表达方式。几何、线条的大量应用,让光线与空间结合,光线经过遮光条的调节,变得更富艺术性;而光线经过过滤产生的层次变化,仿佛让光线流动了起来,妙不可言。

苏州博物馆作为贝老先生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苏州博物馆也不再因为其中的藏品珍惜程度而吸引人,这座博物馆的艺术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游客去观赏的艺术大作。

百岁老人的生平事迹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的故事,数不尽道不完……

贝聿铭的第一代祖先在苏州行医卖药,至18世纪,贝氏家族在苏州居住了已有六百余年,是拥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1917年,贝聿铭在广州诞生,贝氏家族也于同年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1920年,贝聿铭的父亲到上海工作。10岁时,贝聿铭随家人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他在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贝聿铭的中学是在上海读的,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电影成了他获得信息和启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影片中轻松、愉悦的美国校园生活令他十分向往。1935年,18岁的贝聿铭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最开始时,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然而,贝聿铭对当时过于传统保守的宾大建筑系颇为失望,仅仅两周之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转专业改学工程。在此期间,1935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讲,被贝聿铭称为“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

1938年,贝聿铭遇到在事业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陆书华。1940年,贝聿铭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并在1942年到哈佛大学追随格罗皮乌斯学习,之后又进入哈佛研究生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贝聿铭有两位良师益友,其一便是格罗皮乌斯,他将建筑与相关学科融合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以及注重合理性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贝聿铭;另一位则是马塞尔·布劳耶,他对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贝聿铭对光有了了解,也认识到了光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从那以后,贝聿铭将光视为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因此获得了“光线魔术师”的美誉。

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可以说是进击的一生,带有他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他求学期间辗转多次最终师从格罗皮乌斯门下;曾经因为“房屋建筑师”的身份被美国主流建筑师协会排除在外;赢得肯尼迪图书馆竞赛扬名之时却因汉考克大厦玻璃的脱落而跌入低谷;顶住舆论压力在批评声浪中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最终赢得了高卢人的赞赏;仅与拙政园一墙之隔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则是倾注了贝聿铭对东方故土的无限情感。

2019年4月26日,是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102岁的生辰。他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倾其一生,向世人呈现了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回顾贝老先生走过的一百余年,他不仅仅把震惊世界的伟大建筑带给人类,更深深的影响了无数人,他是华人的骄傲,致敬贝聿铭老先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