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正式结束了10年的过渡期!
别急,我们从头说起。
一说到在体制内工作,似乎是铁饭碗的代名词,
闪闪发光,很多人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里所谓的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
以前啊,
我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2大体系,
一个是针对体制内的,一个是对体制外的。
两拨人两种养老制度,
我们称之为“双轨制”。
对体制外员工来说,养老金一般是工作单位交一部分,自己也要交一部分。
而彼时体制内员工是不需要自己掏腰包的,养老金通常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承担,但这样高额养老金对政府却是个巨大的负担。
在该体系下,体制内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跟上班时工资差距不大,而体制外员工养老金则直接“腰斩”都不止。
双方养老待遇相差甚远,
这会造成社会不公平,也引发长期争议。
可见,这种“双轨制”弊端还是蛮明显的。
于是,到了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做了改革!
体制内员工也要用新办法来养老啦!
所谓新办法就是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看齐,养老保险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交钱了才能领养老金。
并轨以后,
是不是意味着体制内员工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呢?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对体制内员工一次性都按照新办法执行,会对他们退休待遇带来巨大冲击,不利于改革的平稳过渡。
那该怎么办呢?
改革方案将体制内员工根据参加工作和退休时间的差异,
分成了新人、中人、老人3类:
可见,
改革对于老人和新人都没啥好多说的,方案比较好理解。
而“中人”就比较复杂,这批人在2014年改革前参加工作,在改革后才会退休,
如果让他们从2014年开始按照新办法缴费,那么等到退休缴费年限也不长,养老金就会大打折扣。
“中人”都是工作中的主力,一刀切不合适,以前没有缴费也是历史使然,所以需要逐步过渡。
因此,政府对“中人”在改革前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那段工龄,也视同缴费。
这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放的养老金是一种过渡性安排,因此也被称为“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中人”,还会把新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做对比,采用“保低限高”的方式。
什么是“保低限高”呢?
也就是说,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待遇低于老办法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养老金,保证待遇不降低;
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待遇高于老办法,超出的部分在过渡期内按比例发放,保证待遇不会大幅增加。
我国对“中人”的“保低限高”设置了10年过渡期,
到2024年10月,“中人”就按照新办法领取养老金,老办法真正终结啦。
养老金并轨后,
是不是表示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完全一样了?
其实还会存在差别的。
比如,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养老保险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
而体制内的养老保险,大都按照实际工资足额缴纳,缴费基准不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也不相同。
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金改革之后,还会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金,保证待遇稳定。
可见,体制内的养老金依旧具有吸引力的。
最后,
我们简单总结下今天的主要内容。
不管怎么说,体制内员工养老金免缴费的时代是过去了,
大家都要交钱才能领养老金。
但总体来看新办法更加公平、透明,
真正实现“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目标。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
三个支柱形成了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体系,由三者共同承担养老金给付。
那么,
你想好怎么养老了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