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到底想听美联储说点儿啥?

大家到底想听美联储说点儿啥?
2025年03月26日 09:02 图解金融

美联储3月份的议息会议结束了。

利率方面,美联储的决议一如市场预期,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4.25%-4.50%不变。

但在资产负债表收缩方面,美联储略微超出市场预期,决定自4月1日起放缓缩表步伐,减持美国国债的速度,由原来的250亿美元/月降至50亿美元,减持MBS速度维持在350亿美元/月不变。

50亿美元/月的国债坚持,相比美联储高达6.8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而言,几乎是等同于停止缩减国债,这也意味着美联储自2022年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告一段落。

根据其经济预测摘要(SEP),美联储略微调低了2025年和2026年的实际GDP增长率,然后又略微抬高了2025年和2026年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但对2025年的失业率预测仅仅上调了0.1%,而且还认为2026年的失业率相比2025年将下降0.1个百分点……

点阵图方面,美联储维持2025年两次降息的判断,但有个别官员抬高了对利率的看法。

招商证券对美联储2024年6月/9月/12月和这一次的经济预测摘要做了一个对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1)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但消费者支出出现放缓,而家庭和企业调查显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这对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2)劳动力市场状况稳固,非农就业岗位平均每月增加20万个。4.1%失业率仍然很低,职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差距已经稳定了几个月。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通货膨胀,且比疫情复苏初期更可持续,各种指标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基本平衡,劳动力市场并非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3)通货膨胀已显著缓解,但相对于我们2%的长期目标而言仍然略高,一些短期通胀预期指标最近有所上升。消费者和企业的调查受访者都提到关税是(通胀)一个驱动因素,但除了明年之外,大多数长期通胀预期压力仍然与我们2%的通胀目标一致。

4)展望未来,新政府正在四个不同领域实施重大政策变化: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移民。这些政策变化的最终效果将对经济和货币政策路径产生影响。虽然最近在其中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发展,特别是贸易政策,但围绕这些变化及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很高。

5)缩表以来,证券持有量已经减少了超过2万亿美元。市场指标继续表明,准备金充足,我们已经看到货币市场收紧的迹象。从4月份开始,国债赎回量将从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MBS的赎回上限保持不变。

真正有意思的内容,还是出现在记者问答环节。

例如,《路透社》的记者问,高通胀有多少程度是由关税引起的?

鲍威尔扯了一大堆,然后回答说,可能是其中一些,但无法准确区分。

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问中,鲍威尔说,“硬数据(Hard Data)”相当稳定(这里指的是官方统计的经济数据),但家庭和企业调查的一些“软数据”,则显示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不过呢,“调查数据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有时人们对经济发表非常悲观的言论,然后出去买一辆新车。”

在回答CNBC的记者关于衰退可能性很高的时候,鲍威尔说,“如果你回顾过去几年,在任何时候,它都可能在1/4左右。它可能在四个月内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1/4。”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再次提到关税与非关税造成的通胀,在来回的问答中,鲍威尔提到:

“我们显然与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家庭保持联系。我们有一个非凡的联系人网络,他们通过储备银行进来,并放入褐皮书,也通过董事会的联系人。我们得到了所有这些。”

“我们确实理解,情绪已经急剧下降,但经济情绪没有。但我们没有。我会告诉人们,经济看起来很健康。我们理解,目前市场情绪相当负面。这可能与政府初期动荡不安有关。它正在对政策领域做出重大改变。这可能是其中一部分。但我确实认为,人们对经济的潜在不满更多的是与价格水平有关。”

以上这2段话非常重要——待会我专门解释。

CNN有个记者提问说,今天的美联储声明种删除了之前的一句话,即“委员会认为实现其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解释一下为啥要删?是担心通胀和就业么?

鲍威尔回答的时候有点哲学意味:“语言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然后我们就把它删除了。情况就是这样。这真的不是为了在这里发出任何信号。”

鲍威尔更进一步解释说,“是软数据,调查显示出严重的担忧、下行风险等等。我们没有忽视。我们正在仔细观察,但我们不想超前。我们希望关注硬数据。如果这将影响硬数据,我们应该很快就会知道。

整体来说,鲍威尔在记者问答中都回答了市场所关切的问题,而且也认可市场情绪很负面,但他认为这“可能与政府初期动荡不安有关”,而且也只是市场情绪,软数据显示了市场在担忧,但硬数据表现非常好,没有啥问题,我们没有忽视软数据,正在观察云云……

正是这个表态,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信心,所以昨天晚上美股在多日下跌后,开始大幅度上涨。

鲍威尔回答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话为什么重要?

因为,前一段话表明了美联储确实能够看到太多普通人看不到的数据,掌握着市场很可能并不知晓的一些信息,而后一段话则告诉大家,根据美联储看到经济数据(硬数据),美国经济现在很健康……

这正是市场和公众希望知道和看到的。

实际上,每次市场等待美联储议息决议和随后的答记者会,除利率决议、缩表扩表的节奏和经济预测之外,人们最想从美联储这里知道的,就是美联储怎么看待经济?

掌握着美国最多经济数据,掌握着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掌握不全的信息的美联储,会怎么来看待市场和看待美国经济?这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内容。

因为美联储掌握了最多的经济数据,如果美联储认为经济良好,那么,美国经济极大概率就是相当好,如果美联储表示出担忧,那他们在表达担忧的同时,也一定会在货币政策上有所反应。

所以,我甚至有个看法,如果美联储在这一次的议息会议上宣布超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比方直接停止缩表,或者大幅度降息),反而会造成市场恐慌,因为大家会认为——美联储都认为经济要完蛋了,赶紧卖出股票……

当然,美联储和鲍威尔的回答也很鸡贼,他说他看到的硬数据很健康,但软数据显示人们的情绪很负面,他们正在“仔细观察”这些软数据……意思就是在说,如果市场情绪负面到了很极端的地步,以至于可能影响未来的“硬数据”的时候,他们是会选择出手的。

实际上,正是那些“软数据”所显示的负面情绪,造成了过去3周美股的深度调整。

这一次议息会议决议中,美联储在SEP中调低实际经济增长率,调升通胀率的举动,虽然幅度很小,但可以认为其已经回应了市场关于滞胀的担忧。

有人可能会问了——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算是市场很负面很负面,以至于美联储要出手相救呢? 

在这里,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给大家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吧——

只要美股下跌超过20%,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一定会转向宽松!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