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净赚73亿,陆金所或成美股最大金融科技IPO

半年净赚73亿,陆金所或成美股最大金融科技IPO
2020年10月09日 19:20 ipo观察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了陆金所递交的招股书,陆金所拟申请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LU”,高盛、美银、瑞银、汇丰和平安证券(香港)等是陆金所此次上市承销商。

陆金所控股此次IPO暂未定价,融资额度也暂未确认。根据此前市场传闻,陆金所控股此次IPO将募集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相比较于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今年国内公司赴美上市融资额度,陆金所控股的融资额度最高,有望成为今年在美上市的最大中概股IPO,并且可能是美股迄今为止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作为中国平安旗下“孵化”的四大“独角兽”公司之一,陆金所控股的发展历程备受各方关注。

在招股书中,陆金所的定位是“中国领先的科技驱动个人金融服务平台”,使命是使零售借贷和财富管理更轻松、更安全、更高效,主要解决中国小企业主和受薪工人对个人贷款的巨大需求缺口,并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奥纬咨询》的报告,2019年中国小企业贷款的未偿余额达到43.1万亿元人民币(6.1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对小企业贷款的总需求估计为89.7万亿元人民币(12.7万亿美元),表明约52%的需求(即46.6万亿元人民币)仍未偿还。而中国现有的消费贷款杠杆率已从2014年的7.2%增长到12.9%,但与2019年美国的18.9%相比仍然较低,中国零售信贷市场仍存在巨大的需求。

陆金所控股还在招股说明书披露了其“独特、轻资本、中心辐射式”的商业模式,即以技术为动力的个人金融服务“枢纽”平台,平台有两个“枢纽”(零售信贷,财富管理中心),可连接数百个金融机构“分支”,以促进针对个人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量身定制的贷款和理财产品。截至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已将1,340万累积借款人与50多家银行,信托和保险公司联系起来。在财富管理中心方面,陆金所已与429家机构产品提供商建立了联系,以促进向1,280万活跃投资者提供约8,600种财富管理产品。

陆金所认为,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自身拥有技术优势,而相对于金融科技平台,从平安孵化而出的陆金所更懂金融,因而,它通过经营可扩展的资本轻型商业模式,有能力抓住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支持的在线TechFin平台(如蚂蚁金服、微众和腾讯金融科技)服务欠缺的市场。

财务数据方面,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分别实现营收278亿元、405亿元、478亿元、25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1.1%。同期,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72.7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8.6%。

两大核心业务

目前陆金所控股发力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核心业务,零售信贷业务由平安普惠运营,包括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实体,财富管理业务由陆金所平台运营。

零售信贷业务主要包括零售信贷服务费、净利息收入和担保收入。目前零售信贷业务提供的贷款主要由第三方资金来源提供资金,陆金所收取零售信贷服务费,该部分收入贡献从2017年的55.1%增长到2018年的73.0%和2019年的82.2%,而来自自身小额贷款和消费金融子公司提供贷款贡献的净利息收入从26.1%下降到14.6%,然后下降到8.2%,担保收入的收入贡献从5.2%下降到2.0%,然后下降到1.0%。

业务规模方面,截止2020年6月30日,平台累计借款人数达到12.4百万人,促成的零售信贷总余额达到5194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新增贷款量为284.5亿元,其中99.3%的资金来自于第三方机构。在2020年的前六个月,陆金所普通无抵押贷款的平均贷款规模为146,513元人民币(20,738美元),而有抵押贷款的平均贷款规模为422,398元人民币(59,787美元)。

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为向从资产提供商收取的财富管理交易和服务费。财富管理交易和服务费从2018年的人民币26.5亿元减少1.6%至2019年的人民币26.0亿元(约合4亿美元),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P2P等传统产品的减少,财富管理平台当前提供的主要产品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商提供的全套财富管理产品,包括资产管理计划、银行产品、共同基金、私人投资基金、信托计划等。

业务规模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通过陆金所在线财富管理平台产生的客户总资产达到3747亿元人民币(530亿美元),陆金所拥有4470万注册用户和1280万活跃投资者,财富管理客户平均资产约为29,330元人民币(4,151美元),比其他五大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平均客户资产高出三倍以上。

目前,陆金所技术平台的属性进一步突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成为其核心收入,在2020年的前六个月占总收入的83.5%,而2017年为61.9%。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包括两种费用:零售信贷便利服务费以及理财交易和服务费。

P2P占比降至12.8%

作为昔日的P2P之王,陆金所一直在谋求转型,其“去P2P”进度一直受到外界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由P2P个人投资者提供资金的新增贷款数量分别为1116亿元、1930亿元、760亿元,2019年腰斩。

陆金所在2019年8月停止P2P业务,并于2019年停止使用P2P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作为零售信贷便利化业务的资金来源。

陆金所网贷存量资产由2017年的3364亿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478亿元,业务总占比从2017年的72.9%降低到当前的12.8%。在2020年促成的新增贷款中,没有一笔贷款是由P2P个人投资者提供资金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其次为信托。

“去P2P”过程中,陆金所财富管理平台客户留存率与活跃投资者增长均保持持续增长。2017年至2019年,陆金所投资者留存率每年都在90%以上,活跃投资者复合增长率达到14.1%。而陆金所控股近75%的平台资产由投资规模超过30万元的客户所贡献。

陆金所控股的投资于现有产品的客户资产规模从2017年的125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269亿,占比从2017年27.1%提升至当前87.2%,复合增长率达39.4%。

平安持股42.3%

作为中国平安旗下“孵化”的四大“独角兽”中估值最高的独角兽,陆金所在上市前曾获多轮融资,前两轮在2015年、2016年进行,第三轮在2018年和2019年完成,估值也随之不断上涨,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的总计14.11亿美元的C轮融资中,其估值已达39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卡塔尔投资局、SBI Holdings、摩根大通、瑞银、高盛等多家明星投资机构。

IPO前,平安集团持有公司42.3%的股份, 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42.7%的股权。

陆金所成立以来一直独立发展,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来自平安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4%,陆金所与整个平安生态在品牌、客户获取、牌照、技术和产品能力方面有广泛合作,如,平安财险也为陆金所提供的91.2%未偿还贷款余额提供了信用保障,陆金所可以潜在地接触到平安集团大约2.1亿金融服务客户,2019年新增90%的贷款额的借款人来自于平安生态,后续发展也存在诸多助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