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社长 韭圈儿
1998年3月27日,基金开元、金泰同时设立,这是中国前两只封闭式基金,也是国内真正意义上出现的公募基金。
1998年4月7日,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成为首批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
2001年9月11日,我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发行,十天后即募集成立。
一晃20多年过去了。
我国的基金市场,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20多万亿规模的青壮年。
这20多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的基金发展成了几百亿的规模(仅就权益基金而言),有的基金被清盘,黯然退场。
有的基金经理被下课,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主动离开,还有的仍在坚守。
投资基金是长跑,又是接力赛
很多人说,投资跟人生一样,是一场长跑,不在于短期的配速,比拼的是耐力和毅力。
而我认为,买基金更像是接力赛性质的长跑,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对投资者来说,只是匆匆过客。
如果十年前买了一只基金一直持有到现在,不论现在的收益几何,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只陪你走了一段路而已。
但是,在一棒又一棒不停歇的接力中,有些基金却创造了成立以来15倍以上的辉煌。
全市场成立以来收益超过15倍的基金,时至今日,只有15只。
一方面,这些基金确实有成立较早的因素,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这些接力赛选手的努力。
只有每一棒都做好交接,才能在投资长跑中取得不俗的业绩。
理论上来说,基金公司对这些宝贝基金的基金经理选择是慎之又慎。
毕竟是自己的招牌,都想好好传承下去,这是最好的名片。
因此,这些基金经理的表现值得关注,只不过他们接手的时间大都数都比较短,管理时间超过十年以上的,仅有两位!分别是富国基金的朱少醒和汇添富的王栩。
见过风雨的老将总是更让人放心一些。
年化收益,绕不过的坎
投资者往往以年化收益来定义某只基金的好坏,却忽视了时间的因素。
大家可以想一想,三年年化30%,就一定比十年年化10%高吗?
你的每一次选择,就一定能够选择到每年收益排名前10%的基金吗?
这一定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历史业绩只能代表历史,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如果非要说到参考,那么这些成立超过15年以上的基金,可能更有参考意义。
成立超过15年,年化收益超过15%的基金,全市场仅有37只。
所以,不要奢侈地以为每次都能买到翻倍的基金,每年都会有高收益。
事实告诉我们,长期的年化15%,在市场上已经是绝绝子一般的存在。
毕竟生活中,也一样会符合正态分布,大部分的平淡,偶尔的幸运或者不幸才是人生。
在这份榜单中,有很多大神的名字不可不提,比如王亚伟,董承非等等,不过他们已经离开了公募的舞台。
而管理时间超过十年的基金经理,依然只剩下朱少醒和王栩两人。
在基金行业,目前的现状是,基金经理平均任职不到五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人出类拔萃,你买的基金可能随时都会走马换将。
持有的基金换与不换,足够头疼。
经历风雨后,老将们都是低调的
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看到了两位老将的坚守。
论声响,朱博士已经足够低调了,但是王栩,可能比朱博士还要低调。
王栩目前是汇添富的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监,突出的实力加上低调的为人,使得同事们都把他比作“扫地僧”。
他接手的第一只基金,就是汇添富优势精选,这只基金也是汇添富基金公司发行的首只基金。
汇添富优势精选成立于2005年8月,在它之前成立的所有权益基金有101只,它以年化近19%的收益率排名第二。
今年正好是王栩投研生涯的第20个年头,从管理学硕士到私募基金宏观债券研究,再到公募研究员,再到做投资,王栩默默无闻地做到了基金大厂的权益投资总监。
王栩是汇添富的第一批员工,工牌是13,见证了汇添富从筹建到如今的辉煌。
如果要对王栩做一个总结,那么就是普通之下,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N个“普通”=不普通
说王栩“普通”,可以从他的持仓、他的投资理念,他的业绩这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持仓“普通”,汇添富优势精选的持仓特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行业相对均衡、个股适度集中、适时动态调整。
仔细看了一下王栩就任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经理以来,这12年的持仓变动情况。
发现他的持仓也比较简单,重仓持有的股票名称和仓位都是中规中矩,比较“正”。
对单一个股没有特别偏好,对某一行业也没有特别青睐。
他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调整一次持仓,前十大占比一开始比较低,中间经历过集中,最高达到过60%以上,目前又慢慢趋于分散。
其次,王栩的投资理念看上去非常“普通”。
他的投资风格可以说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消费、医药、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主,其他景气行业为辅。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持进化与迭代投资框架,寻找有时代特征的优秀公司,用“约束条件”客观看待企业,全行业挖掘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优质个股。
我们从中能够挖掘出的两个关键词是:全行业、成长性。
得益于20年的投研经验,“普通人“王栩在宏观和行业选择上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股票仓位的管理上,王栩并没有一直以同样的仓位进行操作,他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会适时减仓,跟随市场的脚步,做一些调仓动作。
另外在行业的选择上,近五年很明显地能看出他做了几次轮动。
他在一季报中说到:
根据产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资产配置结构做出调整。期末股票资产比例降至83%左右。
行业配置方面,主要增持了采掘行业,减持了TMT、新能源、食品饮料等行业。
第三,他在每一年的短期收益排行上也相对“普通”。
除了2012、2015、2017年比较突出,其他时候如同成绩在中上游徘徊的考生,拔尖次数不多,但也极少“考砸”,所以可能不太会得到老师的关注。
但如果把考察周期拉长,排在前面的往往正是这种平时很少犯错的考生,因为他们发挥更加稳定。
在投资中也是一样,长期不犯错,可能比短期领先更加重要。
如果将每一年的业绩累计起来,你才会发现,从业十年以上,年化业绩超过10%的基金经理全市场总共就那么十几个人。
能够长期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基金经理,则更加屈指可数。
另外,王栩的回撤并不算小,就跟朱少醒一样,所以能长久拿住还是需要些定力。
拉长时间来看,回撤常伴收益左右,关键是能否持续创造出另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
投资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也可以很普通。
只有长期的普通,才能造就更长时间的不平凡。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投资比的不是短期的高收益,而是长期的稳定性。
“普通人”王栩,用“普通”的持仓,“普通”的投资理念,用看似“普通”的业绩。
告诉我们,投资需要平常心,一直坚持做正确的事,做几十年。
你也可以成为“扫地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