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准备充分指挥有方在宁远以少胜多取得大捷

袁崇焕准备充分指挥有方在宁远以少胜多取得大捷
2022年01月13日 14:47 未央长喟

萨尔浒战后,辽东明军已无力再发动进攻,不得不改取守势。

后金军则乘胜进攻,先后攻占了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并进而谋取沈、辽二城,致使辽东局势日下。

明朝为扭转辽东局势,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任命熊廷弼接替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是明末一个颇有胆识、知兵善守的将领。他接任经略后,先后两次上疏朝廷,陈述整顿辽东防务的意见,认为“辽左为京师肩背,欲保京师,而辽镇必不可弃;河东为辽镇腹心,欲保辽镇,而河东必不可弃;开原为河东根底,欲保河东,而开原必不可弃”。开原既已失守,势必危及辽东腹心。

因此,他主张转攻为守,实行重点守备。他到任之后,积极整顿军队,安定民心,修复城堡,储备粮食,修缮武器,并奏请调兵18万分布险要,加强柴河(在铁岭东)、三岔儿一路,抚顺、清河、叆阳各一路和镇江(在今辽宁丹东东北)的守备力量。

使各路自成一分合奇正,“小敌自为堵御,大敌互相应援”,进而各路派精悍小股部队,捉其哨探,捕其零贼,到耕牧之时,迭出袭扰,使其坐困,然后相机进剿。由于熊廷弼采取积极措施,辽东防务有所加强,史称辽东“守备大固”。在他主持辽东防务的1年零4个月里,后金军始终不得西进。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万历帝朱翊钧驾崩,泰昌帝朱常洛即位一个月后又驾崩。九月,朱由校即帝位,次年改元天启。朱由校上台伊始,阉党交章弹劾熊廷弼,谓其“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不罢熊廷弼,“辽必不保”。熊廷弼上疏自辩,并缴还尚方剑,请求罢斥。朝廷不察实情,命罢熊廷弼听勘,改由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袁应泰为官“精敏强毅”但“用兵非所长”。

他任经略后,对熊廷弼行之有效的治辽之策“多所更易”,致使辽东防务有所松弛。是年十月,后金利用袁应泰安置蒙古难民于辽、沈之机,派人混入两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日,努尔哈赤乘明军疏于戒备之隙,亲率大军,舟载大批攻城器械,沿浑河而下,水陆俱进,直趋沈阳,并将其包围。

十三日,后金军击溃明守军7万,占领了沈阳。十八日,努尔哈赤率军南下,直取辽阳。二十一日,攻占了辽阳。袁应泰见城破,大势已去,自缢而死。辽河以东70余城尽为后金占领。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辽阳是明朝辽东都司的所在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后金军攻占沈、辽之后,努尔哈赤立即迁都辽阳。为巩固其在新占领区的统治,后金强占汉族耕地,迫民迁徙,并勘察辽河,准备继续西进,以实现其夺取整个辽东的战略目的。自此,辽东局势更加危急,明在辽东的统治已经动摇。

弃、守辽西走廊之争

广宁失陷后,明金战线已从辽河东岸转向辽西走廊。辽西走廊,东北自医巫闾山,西南迄于山海关,西北靠松岭山脉,东南临渤海之辽东湾,形成了一个阻山绝海的狭长地带,是沟通关内外的交通孔道。因此,对辽西走廊是弃还是守,将直接影响明朝抗击后金斗争的全局。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明廷任命兵部侍郎王在晋为辽东经略。他上任后,力主专守山海关,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筑重关,派兵4万驻守,作为山海关要点守备的前沿防线。这一弃守辽西走廊的主张,遭到兵部主事袁崇焕等人的反对。袁崇焕上疏朝廷,首辅叶向高认为不可“臆度”,兵部尚书孙承宗请求亲自出关,经考察认为应该守关外。他力图说服王在晋,王在晋终不听。回朝后,他面奏皇上“在晋不足任”,遂免除王在晋辽东经略。

孙承宗自请督师,明廷于是年八月进他为太子太保,仍以大学士、兵部尚书衔经略辽东事务。

孙承宗接任后,认为只守山海关不行,坚持守关外以屏蔽关内的方针。当时袁崇焕主张守宁远,监军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岛。他兼采袁、阎两种意见,主张派重兵确保宁远,另以一部兵力坚守觉华岛,水陆守备相互配合。

这样,一旦有事,可令岛上守军旁出三岔河,断浮桥,绕后金背后横击之;无事亦可控制关外200里地区,使后金“不可近关门”。为此,他一面派袁崇焕率兵5000驻守宁远城,一面令参将金冠率兵守觉华岛,以便水陆配合屏障山海关。为了加强关外的防御力量,孙承宗还于锦州、大凌河(今辽宁锦县)、小凌河(在今辽宁锦县西南)、松山、杏山(均在今辽宁锦州南)、右屯(在今辽宁锦县东南)诸要地,修筑城壕,派兵戍守,作为宁远重镇的外围要点。

孙承宗在部署防御的同时,安抚关外人民,从而得到广大军民的积极支持。在他主持辽东防务的4年里,先后训练军队11万人,裁减冗卒17000余人,节省开支68万;开屯田5000顷,年收入达15万;修复大小城堡50余座,设立车营12、水营5、火营2、前锋后劲营8、制造甲胄、弓矢、炮石等武器装备数百万具;拓地400里,几复辽河以西地区,把防线逐步推进到锦州一带,使辽东防务渐趋巩固。

孙承宗

孙承宗督辽有方,赢得了辽西广大军民的支持,却引起了祸国殃民的阉党魏忠贤的忌恨和攻讦。明廷不但不支持孙承宗,相反竟听信宦官的谗言,于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将其罢免,而以阉党分子、兵部尚书高第代之。高第一向畏敌,接任经略后,“大反承宗政务”,实行逃跑主义政策。他认为“关外必不可守”。下令撤掉锦州、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在今辽宁锦西东北)等要点守备,“尽驱屯兵入关”,致使“民怨而军益不振”。他还打算撤掉宁远、前屯(在今辽宁绥中西南)二城守备,由于袁崇焕坚决反对,才不得不留袁崇焕守宁远孤城。

弃、守辽西走廊之争,反映了明廷两派势力的斗争。阉党高第掌权,反映了明廷的腐败。他撤关外守备,为努尔哈赤进攻提供了良机。

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攻占了辽河东西广大地区后,于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二十二日,迁都于沈阳,并改沈阳为盛京。天启六年正月,后金乘辽东经略易人,高第向关内撤军之机,倾全力进攻宁远,企图打通辽西走廊,夺取山海关。十四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五六万自沈阳西进,相继占领右屯、锦州、大凌河、小凌河、杏山、连山(今辽宁锦西)、塔山诸城。二十三日,进抵宁远。

宁远,地处辽西走廊中部,是关外通往关内的咽喉,“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守住此地,即可阻止后金军入关。宣德三年(1428年),明廷在这里设置宁远卫,筑周5里196步的卫城,高3丈,周围池深1.5丈。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孙承宗决定守宁远后,袁崇焕率兵5000进抵宁远,督修外城。城高3.2丈,雉高0.6丈,底宽3丈,上宽2.4丈。底基用条石7层,中用土筑打坚实,外以砖石包砌,缝隙灌满灰浆,十分坚固。城分四门:东远安,南永清,西迎恩,北大定。四角建了炮台,第二年完工。

袁崇焕除筑宁远城外,还召回辽民,垦荒种地。宁远很快得到恢复,兵民达5万余家,“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宁远成了关外重镇。

袁崇焕得知努尔哈赤率大军西进的消息后,决心誓死守城,同总兵满桂等商议,作了精心部署:

第一,集中兵力于宁远。他将右屯、中左所及宁远周围六小城堡的兵力尽撤至城内,各种火器包括西洋大炮也移入城内,决定凭城固守。二十一日,集结完毕,城中士卒不满2万。

第二,坚壁清野。宁远城外居民迁入城内,能携带的财物携带之,不能携带的屋舍、积蓄付之一炬,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满桂

第三,部署城内防守。总兵满桂提督全城,并负责东南面要冲处;左辅负责城西面,祖大寿城南面,朱梅城北面;同知程维模盘察奸细;通判金启倧编派民夫,供给饮食;卫官裴国珍筹措物料,诸生守巷口;规定有人乱行动者即杀,城上人下城者即杀。二十二日,城中部署完毕。

第四,激励士气,誓死守城。袁崇焕决心“与此城为存亡”,并向守城将领申明,各将领“俱当与本道为存亡。结连一处,彼此同心,死中求生,必生无死”。他用佩剑刺破皮肉,以鲜血写成血书,激励全城军民,积极抗敌。他向全体将士下拜,感动得全体将士愿效死守城。同时严明军纪,向将士宣布:如溃入前屯,总兵赵率教当捉拿以贼论而杀之;如放一逃兵入关,是固守关门的总兵杨麒的罪过。这样就使全城将士同心,军民同力,誓死守此孤城。

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大军越过宁远城5里扎营,截断去山海关的大路,企图全歼宁远明军。首先派所俘的汉人进城劝降,声言:“吾以兵二十万来攻,破之必矣。城内官若降,吾将贵重之,加豢养焉。”袁崇焕回答:我修治宁远之义当死守,岂有降理?“且汗称来兵二十万,虚也。约有十三万,我亦不以来兵为少也。”劝降不成,努尔哈赤遂命令攻城。

二十四日寅时,后金的骑兵、步兵、车牌、勾梯一拥而上,箭矢如雨点般落到城上。明军则铳炮施放不绝,特别是西洋大炮,每一击中,牌车立即粉碎。但两角炮台之间,火炮不及之处,后金军的牌车还是靠近了城墙,且凿了三四处高2丈余的大洞,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明军火毬、火把一齐往下扔,并用铁索系着浇过油的柴草烧之,牌车被焚,后金兵被烧死。

战斗持续到当晚的二更天,后金兵才退去。城下堆满了后金兵的尸体。第二天,后金兵再组织进攻,但其士气已大不如前,到下午敌兵还没有敢接近城池的,即使首领持刀在后督战,也无济于事。这天,后金兵一面继续围城,一面派一部进攻觉华岛。觉华岛无险可守,被攻破,军民战死,粮草及军民房舍被焚。二十七日,后金军撤退。

宁远大捷胜利的原因

宁远之战,明以不满2万人的守军打退了五六万后金军的进攻。这是抚顺之战以来,8年间明军与后金军作战取得的惟一一次大的胜利。它鼓舞了明军的斗志,巩固了明在辽西走廊的防线,为尔后同后金军争夺辽西走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袁崇焕

这次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袁崇焕指挥有方,全城军民上下同心协力,誓死守城,从而挽救了城墙将坍塌的危机,取得了胜利。其次,是凭城固守,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无隙可乘。在野战不是后金军对手的情况下,袁崇焕自觉地采取凭坚城用大炮这一战法,坚壁清野,集中了能够集中的人力物力,特别充分发挥了西洋大炮的威力,给敌以重大杀伤。这就做到了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避免了重蹈沈、辽之战的覆辙。

第三,物质准备充分,两天之内火器施放不停,从而避免了重蹈清河、西平之战的覆辙。第四,组织严密,城池防守分工明确,纪律严谨,城内严查奸细,使敌内外都无隙可乘,这又吸取了辽阳之战的教训。

后金此次失败是惨重的,“二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这是缩小的数字,实际兵将损失有数千,且传说努尔哈赤也受重伤,“不怿而归”,8个月后驾崩。更重要的是严重挫伤了八旗军的锐气,使他们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攻打明朝的城池。努尔哈赤此次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轻敌。

他被以往20多年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冲昏了头脑,以为宁远也可一攻即下,因此准备不够充分,战法不够得当。他如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在外无援兵情况下,孤城一座的宁远也难以长期坚持。其次,几年没有打大仗的后金军将士已有所怠惰,训练不经心,武器装备没有多少改善,尽管沈、辽之战获得大量火器却没有用于战场,因此失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