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三兄弟建立闽国后内乱频繁、奢侈无度导致国祚短促

王氏三兄弟建立闽国后内乱频繁、奢侈无度导致国祚短促
2024年05月27日 14:21 未央长喟

五代十国的闽国虽然建立到灭亡只有短短36年,但是对福建的开发贡献非常大,福建对开发福建的闽国奠基者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称之为“开闽三王”;而福建民间也有俗语称闽国的建立者王氏三兄弟是“骑马来,骑马去”,这是为何呐?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初到福建时是光启二年(886年),这一年是农历的丙午年,是马年;到闽国被南唐灭亡的开运三年(946年)整整过了60年,灭亡的这一年也是农历的丙午年。因此福建民间称王氏主闽为骑马(马年)来,骑马(马年)走,整整一个甲子,也是一个轮回。闽国和南汉、吴越国有政治联姻,而与南唐(前身为杨吴)关系不好。

关于闽国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兄弟相争”导致,也有的说是“奢侈腐败”导致。但是,闽国灭亡的原因需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因指的是:外部(非王氏族人)战争导致闽国直接灭亡,如朱文进、连重遇属下杀了王延羲,自己称为闽国国主;南唐进兵攻打王延政,王延政兵败被俘,闽地就被南唐纳入版图,这就是外因。内因指的是:由“奢侈无度”“兄弟相争”等阶段性事件引起。这些事件看似很严重,但并非直接导致灭亡的原因。

其实一个政权的灭亡,都是先从内部的崩塌开始。主要是在积累了几代君主所产生的弊端后,突然在某一件事或某一时刻被点燃,从而形成了“点线面”的效果,最终导致一个政权的覆灭。

闽国形势图

同理,闽国的灭亡就是经历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这个弊端,外因就是这个导火索。

闽国灭亡的内因

闽国是五代史十国中的经济强国,在王审知的带领下,通过海外贸易取得了大量的财富,殷实了闽国国库。王审知本人素来节俭,对于朝政又是亲力亲为,闽国才能一跃成为十国中的佼佼者。然而闽国几位后继之君,大多生于富贵之中,从小又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继位后就出现了奢侈腐败的现象。

奢侈的建筑和爱好

从王延翰开始,历代闽王一改王审知的节俭之风,大肆建造奢侈宫殿,使用奢侈之物。王延翰修水晶宫,横跨福州西湖,绵延十里;王延钧动用工匠万人,修建了“东华宫”和“宝皇宫”;王继鹏以水晶作为装饰品,修建了奢侈的“紫微宫”;王延羲、王延政兄弟俩也在其任上大肆修建宫殿。

短短几十年间,闽国国都福州就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宫殿所占,巅峰的时候,这些宫殿建筑群占据了福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可见闽国几位君主的奢侈程度。

除了爱修建宫殿,这些君王还有不同的爱好。一个是闽国通过海外贸易获取了大量的奢侈品,一部分用于进贡中原朝廷,一部分用于商人贸易,剩下一部分就供闽国君主享用。

王继鹏

还有王继鹏喜欢马匹,花重金得良马五匹,赐号“金鞍使者、千里将军、致远侯、渥洼郎、骥国公”;王延羲喜欢大摆宴席,每次都是召集朝廷百官,通宵达旦的饮酒。

上述就是闽国历代君主的奢侈行为。

昏庸的朝政策略

朝政的昏庸也是让闽国走向衰落的内因之一,和奢侈的生活互为交织。几位闽王挥金如土,奢侈至极,很快王审知积蓄下来的国库就被这些“不肖子孙”败光了。面对国库的亏空,几位闽王纷纷想出高招,来实现“生财之道”。

1、增加税收。赋税是增加收入来源的手段,当时王审知轻徭赋役,鼓励民间生产、贸易,但到了王延钧时期,就开始增加税收名目,效仿唐朝的“两税制度”大肆敛财。

商税,是他们重要的敛财手段。闽国前期的商税较轻,吸引了大量海外商人前来经商。到了闽国晚期,就巧立各种税收,如王延羲时期的国计使陈匡范,就以“增算商贾数倍之法”来日获万金。

渔税,也是常用的名目,收取靠捕鱼为生的渔民税收。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杂税都成为闽王敛钱的工具。

王延羲

2、卖官鬻爵。王继鹏时期,指使吏部侍郎蔡守蒙、医工陈究售卖官职,收取贿赂;王延羲时期,国计使黄绍颇以空缺官职,公开拍卖,价钱高者获得官位。

几位闽王虽通过卖官收取了大量财富,但闽国的吏治也走向混乱,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让闽国朝政由此衰败。

3、兄弟相争。从王延钧开始,闽国宗室的屠杀、争夺就接二连三。王延禀、王延钧联合杀害王延翰,夺取大位;王延羲在宫廷政变后夺得大位,其后大屠宗室,大肆削弱宗室力量,导致闽国后期没有一直能够控制政局的宗室力量来勤王。

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的又互相攻伐,使闽国一分为二,王延政在建州建立殷国,与王延羲分庭抗礼。这也让闽国步入摇摇欲坠的地步。

闽国之败,从朝政昏庸、奢侈开始,屠杀宗室、残害宗室良将则为他人发动政变扫平了道路。

闽国灭亡的外因

王审知起家于光州,身边的将士也多为光、寿二州之人。在王审知建立闽地后,这些将领也跟着在闽地安家落户。王延钧继位后,调集这些光、寿二州的将士组建成为亲兵护卫队,称为“拱宸都”和“控鹤都”。

王继鹏

王延钧薨逝后,其子王继鹏继位。王继鹏上台后,想要培植自己的力量,就抛开王延钧的两支亲兵,自己组建了一支以市井之徒为主的亲兵护卫队,称为“宸卫都”。为了使这些亲兵能忠于自己,王继鹏采用奢侈的赏赐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减少对于“拱宸、控鹤二都”的依赖。

此外,王继鹏屡次在公开场合辱骂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和控鹤都指挥使连重遇,甚至要将二人连同所属的部队迁出福州。这让朱、连二人恼怒不已,便在士兵面前诋毁王继鹏,挑唆他们的关系,从而让拱宸、控鹤二都的士兵都和他俩站在一条线上。

天福四年(939年),连重遇赶上入宫宿卫。于是,率领二都士兵发动了兵变,烧毁宫殿。王继鹏得知后,逃亡到了宸卫都。不过,宸卫都的士兵也招架不住“拱宸、控鹤二都”士兵的攻伐,最终王继鹏被杀身亡。

王继鹏薨逝后,朱文进、连重遇二人扶植王延羲上位。但是王延羲却为此事耿耿于怀,一直想找机会杀了二人。可惜,王延羲不能当机立断,反而遭到朱文进、连重遇的再次发动的兵变。最终,王延羲也死于拱宸都的刀下。

王延羲的薨逝,宣告闽国的统治告一段落。朱文进这次并没有拥立王氏后人继位,而是在连重遇的帮助下,自己执掌大权,自称闽国国主。

王延政

不过,王延政很快就重新夺取了福州,短暂的统一了闽国。但是,在南唐的大兵压境下,王延政终归无法抵挡,最终兵败被俘身亡,闽国也就此结束了长达37年的统治。

综上所述,闽国的灭亡是从内部的瓦解开始。因为君王的奢侈和昏庸,才导致朝纲不振,民生怨起;而兄弟的相攻、残杀,让闽国陷入混乱中,让本来作为闽王亲兵护卫队的“拱宸、控鹤二都”有了可乘之机,连续两次成功发动兵变,掌控朝政。最终,南唐趁着闽国内乱之际,大兵压境,终结了闽国国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