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之所以出现“黑白汤恩伯”的评价,主要是他在三个战略阶段中的作战表现实在反差太大。尤其是抗战爆发后的初期,或称战略防御阶段,汤恩伯所部其实是华北国军的主力和精锐,是较有战斗力的,“代表作品”就是南口战役和台儿庄战役。
南口战役就是标准的“阵地战”,汤恩伯指挥的第13军在华北进入晋绥的要隘南口一线,凭借天险构筑工事,死死顶住了日寇板垣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达两周的疯狂进攻,并予敌以万余人的重大杀伤。实际上,也为阎锡山在山西的备战和八路军东渡黄河争取了一定时间,应该说,还是具有一定战术意义的。
但是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空地火力之下,被动挨打的“阵地战”也是非常困难的,第13军及其增援、补充的部队共计伤亡29000余人,付出了是日军三倍的惨痛代价,最终仍然不得不放弃阵地,因为再打下去第13军就快拼光了。奇怪的是,蒋介石特别偏爱这种死守城池或要隘的阵地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莫不如此。
然而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大口径火炮、轰炸机的出现已经使任何坚固城墙、工事的作用都大大降低,一味死守的战法非常愚蠢了。像淞沪会战,军事委员会调集当时战斗力最强的70万人马猬集狭小的上海战场,结果在日寇舰炮、重炮和飞机的立体火力打击下,虽然兵多却完全处于下风,伤亡高达30万人,许多部队建制被打残,是非常不明智的。
南口战役给汤恩伯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不久以后第13军、第52军合编为第20军团,汤恩伯升上将军团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汤恩伯坚决不与日军进行正面的攻防阵地战,比如王铭章将军牺牲的滕县战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经严令汤军团派兵增援川军第122师,然汤恩伯最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到达战场。
李宗仁当然会批评汤恩伯保存实力和抗拒军令,但是站在汤恩伯的角度,很难说选择就一定是错误的。汤恩伯坚持认为第20军团作为战区唯一的中央军精锐,应该保持机动作战态势,寻机重创日军,而不能分散兵力去打注定不讨好的城市保卫战,既无益战局又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汤恩伯军团有两个军五个师60000余人,按当时的中日军队战力比,满打满算可以击败一支万余人以下的日军部队,如果分兵则实力不足矣。事实上,汤军团始终在抱犊崮山区保持机动,然后根据战场情况首先集中主力,在运动中逐退并重创了板垣第五师团的坂本支队,尔后赶到台儿庄城下,参与聚歼矶谷师团瀨谷支队,一举取得“台儿庄大捷”。
站在纯军事角度,汤恩伯的战术运用是正确的,不应当因为他后期的腐败无能,就否定他在抗日前期的战绩。汤恩伯曾经总结过中国抗日军队的两大致命弱点,就是缺少机动性和攻击性,因此他的部队确实极力避免之,华北日军对汤恩伯的运动战深感头疼,谓之“华北第一大敌”,敌人口中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