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备称帝的故事,当时的形势颇让人玩味。
延康元年十月(220年),曹丕通过累时数月的舆论宣传,逼迫汉献帝刘协同意禅让,在许昌设台,举办禅让仪式,曹丕“欲迎还拒”地接受了帝位。
中原改朝换代的消息传到蜀地,就变成了:曹丕杀害天子刘协,篡夺帝位,建立魏朝。于是,在蜀地积极抗曹的“汉中王军事集团”在刘备的带领下,为刘协举办了丧礼祭奠仪式,顺便给刘协定谥号为:孝愍皇帝。
“孝”是汉代皇帝通用的谥号,而“愍”的意思按流传的《谥法表》来释义: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或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评价刘协是位可怜的、不走运的天子。
次年四月,刘备又在诸葛亮等人的建议和支持下,在成都城外武担山南登基称帝,宣布国号为汉,继承汉祚。
实际上,刘备在这半年时间里,同样的也做了不少舆论宣传,例如对外宣称襄阳人张嘉和王休在汉水中发现了玉玺,献给了刘备。等到舆论条件成熟,刘备同样“半推半就”地登上了祭坛,向上天祷告,宣布称帝。
就在这段时间里,仍然有极个别人不肯顺应主流舆论,“不讲政治正确”,劝阻刘备称帝,其一便是费诗。
费诗是犍為南安人,早先效力于刘璋,担任绵竹令,在刘备讨伐刘璋,率军抵达绵竹城下时,他便开城投降,因此得到刘备重用。可偏偏在大家都翘首以盼刘备何时称帝时,费诗却站出来反对这件事,可以说,这一点可能是刘备自己都能没料到的。
费诗写的奏章如下:“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
从文章上看,费诗的逻辑可以说是严谨缜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小小的费诗也无法阻挡刘备称帝的野心,刘备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费诗的工作安排调动到永昌(今云南一带)去了。
再后来,费诗是在诸葛亮南征时得到重新启用,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一直到蒋琬秉政时才逝世。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