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战役结束阎锡山在晋统治,生俘孙楚、王靖国等人

太原战役结束阎锡山在晋统治,生俘孙楚、王靖国等人
2024年11月22日 15:43 未央长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打响的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耗时最长、战况最惨、牺牲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人民解放军历经六个月的围城作战,以45000余人的伤亡全歼太原国民党守军,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将近38年的反动统治。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北地区阎锡山的第二战区被改编为“太原绥靖公署”,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改编为“张垣绥署”、孙连仲的第十一战区改编为“保定绥署”,后两者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合并成为“华北剿总”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上复杂的关系,阎锡山及其晋军仍然自成体系独霸山西一方,并不接受傅作义的指挥。

阎锡山的晋绥军(傅作义系统分出去以后名不符实了)在抗战期间损失较大,最惨时只剩40000余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太原受降后,阎锡山开始大肆扩充军队,拉丁征夫,收编伪军,甚至留用侵华日军部分官兵,到解放战争爆发时,阎军已拥有兵力近20万人,而他的主要对手,正是五台同乡、解放军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

徐象谦

聂荣臻任司令员的华北军区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军区”发展而来的,由于相当兵力开赴东北或转隶西北野战军,最初的兵力只有8个野战纵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解放石家庄后,华北军区的野战部队已有三个兵团约计42万人,但总体上对华北敌军仍然处于劣势,其中杨成武、杨得志两兵团主要与傅作义几十万人马周旋,而徐向前第一兵团则专门对付阎锡山。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我军连攻72天解放临汾,随即在夏季发起“晋中战役”,徐向前指挥47个团约6万人的兵力,以少胜多,歼灭包括阎锡山“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和日军残余“第十总队”在内的10万余人,彻底打垮了阎锡山的主要野战兵团,生俘“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

至此,山西全境除太原和大同两座孤城外皆告解放,是年9月,徐向前率领第一兵团三个纵队、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和地方部队共18个旅115000人,兵临太原城下。

阎锡山

晋中战役后,阎锡山哀叹:“我白活了65岁,让个临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太原位于晋中盆地北部,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地形易守难攻。阎军利用日寇当年修筑的防御工事大加改造和扩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大纵深防御体系,主要防区的大型碉堡即多达5000余个,同时大肆抓丁扩军,拼凑了5个军14个师、三个暂编总队约10万人马,就兵力而言,攻城我军并不具备多少优势。10月2日,阎军为了破坏我军战役准备及抢粮抓丁,出动7个师的兵力主动进攻,太原战役正式打响。

华北野战军官兵大战11天,歼灭阎军2个师共12000人,余敌缩回城中。解放军自10月16日起,向太原东山防御主阵地发起进攻,至11月13日,彻底攻占东山四大防御要点,缩紧了对太原城区的包围。此时东北的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如果人民解放军再克太原,华北傅作义部队很可能不顾一切南逃,为此,解放军总部下达了缓攻太原的命令,第一兵团转入围城和休整。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全军整编,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称第十八兵团,为尽速解放太原,第十九兵团、第二十兵团及四野的一个炮兵师兼程赶来,到3月间,太原前线我军增至34万余人,兵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由彭德怀和徐向前统一指挥各部,准备对太原发起最后的总攻。

阎锡山

2月15日,情知大势已去的阎锡山借口飞往南京开会,携带金银财宝逃离太原,行前命令以多年心腹孙楚、王靖国为正副总指挥,继续在太原负隅顽抗,而阎锡山的逃跑,更加速了太原守军的崩溃。4月20日解放军全线发起攻击,两天内即扫平所有外围据点,歼灭阎军12个师,完全包围了太原城区,但孙楚等人仍然拒不投降。

4月24日,在1300门大炮的轰鸣中,解放军开始攻击太原城垣,仅用五个小时就完成多路突破,一举占领阎锡山的老巢“太原绥靖公署”,生俘孙楚、王靖国及日军顾问数人,彻底解放太原。

此役消灭阎锡山正规军13万余人,民团8万余人,摧毁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拔除了国民党在华北的最后一个堡垒,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角色“晋系军阀”宣告灭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