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人们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的涨落称为潮汐,而将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在古代,人们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为“汐”,合称为“潮汐”。潮汐不仅可用于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等方面,还可用于军事,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从金门岛出发,到达澎湖列岛,进入台湾攻打赤嵌城。郑成功的大军舍弃港阔水深、进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选择了鹿耳门水道。鹿耳门水道水浅礁多,航道狭窄且有荷军凿沉的破船堵塞,但此处设防薄弱。郑成功率领军队趁着涨潮后鹿耳门航道变宽变深的时机,迅速顺流通过鹿耳门,在禾寮港登陆,直奔赤嵌城,攻其不备,一举成功。
1950年朝战初期,人民军长驱直入打到釜山一带。美国急忙纠集部队,杀到朝鲜,但在选定登陆地点时犯了难。适合登陆的港口都有人民军重兵把守,强行登陆必然代价巨大。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于仁川成功登陆。
仁川港位于釜山防御圈西北150英里处,远离北朝鲜的防线。仁川不仅对汉城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对那些在北朝鲜军队紧张的供给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铁路和公路枢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原来,位于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是朝鲜方面认为美军最不可能登陆的地方。因为仁川港海面潮差大,退潮时近岸淤泥滩长5000余米,登陆舰船和两栖车辆极易搁浅,沿岸还筑有4米高的石质防波堤。进港船只也只有一条飞鱼峡水道可通过,倘若有一艘舰船沉没,航道就会被堵住,岸上炮兵可将近岸的舰船、两栖车辆和登陆兵全部摧毁。所以仁川港疏于防守,兵力薄弱。然而,仁川港每年会有3次大潮,最大潮差可达9.2米。经过计算,美军算定9月15日这里会有大潮。
后来果如美军所料,他们便利用大潮顺利通过了平时淤泥堆积的礁滩和狭窄的飞鱼峡水道,出人意料地在仁川港登陆。人民军战线被拦腰截断,损失惨重,几乎陷入绝境。
仁川战役令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向北的进攻停止于鸭绿江。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