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结局使清朝立宪派的阵营进一步壮大

日俄战争的结局使清朝立宪派的阵营进一步壮大
2024年12月11日 15:48 未央长喟

日俄战争的结局对清政府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清政府看清了日本人的真实面目,人家不是在帮我们,人家是在帮自己,这让清政府不得不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其次,俄国输给日本的战争结局让清廷对自己专制制度产生了怀疑,于是开始了自我救赎——“预备立宪”。

甲午战败,除了割让宝岛台湾,清政府还被迫允诺割辽东半岛给日本,清政府在东北的主权地位岌岌可危。俄国联合法国、德国加以干预,清政府用三千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辽东半岛的主权,此事件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也就是这次事件,日本和沙俄也算是结下了梁子。

虽然获得了辽东,可是俄国却以功臣自居,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取得在东北修筑铁路、开发矿产等特权,把东北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当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俄国更是趁机举兵侵占东北,制造“海兰泡”等惨案,在各国强大压力之下,中俄签订《交还东三省条约》,约定俄国要在十个月内撤兵。但是条约签订后,俄国人却不守信用,并没有履行撤兵之约。同样垂涎东北特权的日本看见俄国仍然兵占东北,加上之前已经与俄国人结下了梁子,日本人“知战事不可免”,于是加紧整军备战。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宣传画

清政府虽然宣布日俄战争期间保持局外中立,但是这对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场局外战争。其一,战争是因日俄两国在东北利益发生冲突而引发的;其二,战争是在东北及其临海进行的;其三,东北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带有日俄两国利益妥协的痕迹,战后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在中国的很多特权又转交到日本人的手中,这就更加说明了日本人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家根本没打算帮我们打什么俄国人。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如果再没有什么作为的话,东北的控制权可能真要被日俄完全垄断。那么,看清日本真实面目后清政府,在东北的控制上做了哪些改变?日胜俄败的战争结局又让清政府作了哪些反思?

在东北废“将军制”,设“行省制”,加强对东北的控制

东北是清朝爱新觉罗氏发祥之地,清朝在此划分三个单独行政区,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来总理各领地事务,这种实行“将军制”的管理制度,一直持续到日俄战争结束才得到改变。

日俄战争的爆发,这让清政府在东北的主权地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清政府非常关注东北问题,日俄开战前,清政府对战争形势也做了分析:沙俄胜,“中国困将不堪”;日本胜,“中国亦被侵削”;双方和解,“东三省不得主权”。

分析完之后,清政府发现没一项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在日俄战争后,清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东北问题不可轻视,于是在东北“增置府厅州县,建立行省”。

东北地区示意图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清政府下诏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而在奉天、吉林、黑龙江各设巡抚。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监管东三省将军事务,同时还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经过一系列改革,“将军制”在东北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就是清政府在东北建立的完备的行省机制。与前期划分单独行政区的“将军制”相比,“行省制”更有助于中央政府对东北的控制。

诚然,“将军制”的废除,“行省制”的建立,东北的特殊地位随之丧失。但是《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东北交还给中国,但中国必须开放东北门户,这将进一步危害东北的主权。为此,清统治者也必须要为确保东北主权和加强对东北的有效统治而考虑。

不再“联日抗俄”,而是引入欧美势力牵制日俄

日俄战争时,清政府对日本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战时虽然宣布“中立”,却幻想日本打败俄国乘机收复东三省。所以张之洞也曾主张战后应该“结近援御远患”,采取“联日抗俄”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当日本人通过《朴茨茅斯和约》接手俄国在“南满”的特殊权益后,清政府不仅对此忍气吞声,并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22日,同日本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将上一条约中日本所攫取的“南满”的权益合法化,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东北的权益,使日本在“南满”有了不争的霸主地位。但是,清政府的讨好和牺牲并没有换来日本的一点点怜悯与同情,反而刺激了日本关起东北大门,肆无忌惮地进行疯狂掠夺。东北在日俄的南北分据和各自的垄断控制下,情形比战前更为险恶。所以,清政府本以为能利用日本人来赶走俄国人,没想到的是俄国人没赶走,还招来一个更狠的。

清政府意识到日本有永远割占“南满”的野心,为了避免这块自己的祖宗发祥之地被日本吞并,清政府认为“与其权利让一国独占必致防碍自主,不若利益让各国公共,可以永保自主”,即东北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如吸引欧美列强进入东北,互相牵制。

此时,美英等国势力也正想方设法打入东北。这样,引欧美势力以制日俄的政策应运而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清政府下令开放东三省,各列强可“利益均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就是一个不错的典范。土崩瓦解前的清廷国力衰微,财力兵力都不及日俄两国,也只能出此下策。虽然它会造成列强共管、共同掠夺的复杂局面,但列强们毕竟相互牵制,确保东北的“自主”,使之不至于沦为某一国的囊中之物,在两害必居其一时,择其轻者而从之乃是明智之举,这是清政府实行此外交策略的宗旨。

战后的反思,专制输给了立宪,清政府开始准备“预备立宪”

一个是甲午战争,立宪的东洋小国打败了专制的中华帝国;还有一个就是日俄战争,实行立宪的日本又打败了专制的沙皇俄国。满清政府可能认识到这两件事绝不是巧合,有心的中国人开始考虑中国是否有必要也实行立宪。《立宪纪闻》对当时的舆论也作了记载:“此战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

清政府内部官僚在立宪问题上也颇有微议,驻法公使孙宝琦、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重要大臣纷纷上书朝廷,奏请立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也派遣官员出使东西洋各国考求政治。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精心考虑得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清廷发布《仿行宪政谕旨》。谕旨分析了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政治现状,谕旨里有一点分析得很好,当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落后时,谕旨里这样写道:“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政通人和,国家富强,是在于“军民一体,呼吸相同,博采众长”。

《仿行宪政谕旨》的发表,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开场。尽管清政府只把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预备,但是其被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这本身就意味着清统治者开始承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必须加以改革。当然不可否认,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仍竭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特权,所以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也是昭然若揭的。

立宪集会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开展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当然是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立宪派力量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但是,日俄战争给予国内立宪派和统治当局以极大的震动,直接加速了预备立宪的实施和进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日俄战争,就中国而言,这场战争肯定不是一场局外战争,它的引发、战场及其最终解决,都与中国休戚相关。日俄战争的结局对晚清政治也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日俄战争暴露了日本的野心,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讨好也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同情,战后日俄又达成妥协在东北地区南北分据,这让清廷“联日抗俄”的小算盘也化为泡影;其次,为了不让东北完全落入日俄手中,清政府不得不重视东北主权问题,于是决定废将军,建行省,吸引欧美列强进入东北,不仅加强了朝廷对东北的行政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俄在东北的势力扩张。再次,日胜俄败的结局,使“专制不如立宪”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清政府开始了“预备立宪”,这也是清政府最后的自我救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