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一个命脉性的文化线条就在此扎下了根——儒家学说。自此后延续千年,直至现在,都在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除儒学外,中国还有一门道学。两者中,前者要求积极的入仕,而后者则主张超凡出世。但是,在西汉末东汉初,却在儒界兴起一股出世之风,显得很是怪异。当然这股风也不是无缘无故兴起的。儒家讲究 “有道则出,无道则隐”,恰好生在西汉末东汉初的儒生王良,前期因为社会实在无道,所以就选择了出世。
王良是兰陵人。在战国时期,楚国当时在兰陵地设立了山东第一个县治,当时的大诗人屈原见此处高地林间簇生着兰花,便为其名曰“兰陵”。此地还出了很多名人,如荀子、疏广、疏受、匡衡等。应当是周围环境的缘故,使得该地读书的氛围很浓,也使得家境不是很好的王良得到了教育。
儒家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当他学优之后,却恰好遇上了乱世,按着“无道则隐”的原则,他是不能出世的。于是他就在自己的老家开办了学班授课。因为当地学风良好,其本人学识不凡,不长的时间,就有了弟子三千,很快就声名远扬。
当时篡权的王莽正值用人之际,对四方贤德之人可谓是求贤若渴。多次派人前去请王良出山,但是王良丝毫不为所动,装病留在家中。最后王莽实在无法,同时举国四处烽烟,无暇顾及,便不再强求。
就那样,王良就从西汉走到了东汉。
东汉乃是刘秀起兵,一寸寸打来的江山,但是在很多的儒学士眼中,其无异于乱臣贼子。或许打江山之时,还有因同皇室同宗的缘故给予些支持;至其自己坐上王位之后,一大批的文人就对其起了反感。
但是话说回来,刘秀在历史上确实是个明君。他是自秦始皇和刘邦之后第三个统一全国的帝王。善于识人,也很会用人,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如果这样看得话,应是“有道”之君,也应是儒生出世的时节。在王良的心中,这两种想法都有。
声名在外的王良,很快就引起了刘秀的注意。历史上刘秀善用人的典故很多,王良这样的人才在其治下,岂有不用之理?于是,刘秀就千方百计地邀王良出山。“建武二年,大司马吴汉辟,不应。三年,征拜谏议太夫,数有忠言,以礼进止,朝廷敬之。迁沛郡太守。至蕲县,称病不之府,官属皆随就之,良遂上疾笃,乞骸骨,征拜太中大夫。”
当官后的王良一人在京城当官,却把一家大小都留在农村。他的家人完全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这种现象在东汉豪强世族不断扩充实力的大环境下是很少见的;如果视野再往宽看一下,五千年华夏史中,这样的官员也是很少。
王良没有府邸,没有奴婢,唯一的结发妻子还在老家务农,这实在让人很难相信。建武六年(30年),“代宣秉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时,司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过候其家,而良妻布裙曳柴,从田中归。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故来受书,欲见夫人。’妻曰:‘妾是也。若掾,无书。’恢乃下拜,叹息而还,闻者莫不嘉之。”
由于工作勤勉、认真,很快他的身体就撑不住了,于是上书请求回家养病。由于他的功劳甚大,刘秀准了他的假。一年之后,皇帝又下旨要求其复职。“后以病归,一岁复征,至荥阳,疾笃不任进道,乃过其友人。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良惭,自后连征,辄称病。诏以玄纁聘之,遂不应。后光武幸兰陵,遣使者问良所苦疾,不能言对。诏复其子孙邑中徭役,卒于家。”
王良确实是一个清官,这种不搞特殊化,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情况的人是很罕见的。但是正如他的朋友所说,他“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仅仅是“数有忠言,以礼进止,朝廷敬之。”这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之栋梁,“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移保子孙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禄之意而求义,则不劳而化理成矣。”“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于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于其臣。然而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绝世,而君未得宁其上。无遇比干、子胥之忠,而毁瘁主君于暗墨之中,遂染溺灭名而死。由是观之,忠未足以救乱世,而适足以重非。”他的清廉忠直是举世罕见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治国,作为一个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更需要“忠言奇谋”,可王良在这方面确实十分欠缺,甚至于他的清廉都难说没有和从前的王莽篡位前的所作所为一般有作秀成分都不好说。“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这一幕和鲍恢看到的王良老婆何其相似,而这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在东汉竟然成了值得夸赞的举动,甚至借此入仕。这些在治国方面如同木偶泥胎一般的人却各个都是所谓“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的人,如此看来,东汉能有近二百年的国祚也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