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政策随意无益于市场 IPO减缓药不对症

证监会政策随意无益于市场 IPO减缓药不对症
2017年06月13日 12:06 财经静距离

6月9日,证监会核准了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这已是证监会连续两周调整新股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

也因为如此,关于减缓IPO是否合理以及证监会根据民间声音调整政策的做法是否专业和理性的争论在舆论场空前火爆。

近期股市持续下跌,市场有关IPO要不要暂停的争论此起彼伏。以新浪微博认证为“经济学家”的韩志国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自新主席刘士余上任以来,证监会已核发新股455只,一级市场筹资近3000亿元人民币,这会让股市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

而证监会紧随其后的削减新股的IPO数量、大小非减持新规,让韩志国自我标榜的“韩刘共识”有了立足之地——而事实是,即便中国证监会屈服于部分民意,也不可能刘士余前一天和韩志国共进午饭,第二天就出台减缓IPO政策。显然,中国证监会在政策宣布之前,一定早有决议。

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均无可避免存在多元利益主体,利益主体基于本位主义,对监管政策的诉求自然也千差万别,对部分主体是利好的政策,很可能对另一部分主体构成利空。

中国证监会近期先后祭出减持新规及减缓新股发行节奏两道“救市”利器,不仅A股市场仍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弱势震荡,刘士余一个人承揽了市场的批评之声更是冤屈。

中国证监会近期先后祭出减持新规及减缓新股发行节奏两道“救市”利器,但A股市场似乎仍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弱势震荡,令不少投资者感叹“药不对症”

证监会主席为何一直被人誉为坐在火山口的官员?根本原因在于证监会本身定位不清,始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始终在平衡各方的利益,但是又无法平衡各方的利益。投资者把对证监会制度的不满发泄到主席身上,从这一点来讲,证监会主席挨骂非常冤枉。

首先此次中国股市下跌不能让IPO背锅。IPO筹资额上升与股市下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从历史数据来看,并不是新股发行多了,股市就一定下跌。而中国股市过去数次暂停IPO,并没有完全改变市场颓势。比如2015年7月份A股市大幅调整,IPO被迫暂停,但市场没有如期上涨。

其次,依靠政策手段驱使IPO配合股市的涨涨跌跌而走走停停,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暂时把困难推到以后,留下一大批急需资金的企业和充满行政干预预期的不成熟投资者。

正如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人事所言,股票发行是市场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制度,频繁地收放政策不利于市场形成稳定预期,容易造成短期性交易的投机倾向,进而造成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莫言主笔,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