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福”蓉·科技助残丨“黑科技”带来温暖!成都推动高科技进入助残领域

牵手“福”蓉·科技助残丨“黑科技”带来温暖!成都推动高科技进入助残领域
2024年05月11日 18:42 红星新闻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此次助残日活动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科技助残,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功能、心理不适、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社会参与度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为残疾人提供便捷、安全、温馨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辅助技术、信息无障碍、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多个方面。

科技向善,如今成都一大批现代科技助残企业应运而生,科技助残已然成为成都落实新质生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场景。

▲机械手 图据图虫创意

成都:将“科技支撑”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科技助残领域相关政策很多。

全国来看,《“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将科技助残纳入科技强国行动纲要,促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技术在残疾人服务中示范应用,开展残疾预防、主动健康、康复等基础研究,扶持智能化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设备、盲文数字出版、无障碍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应用。

《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年度纵览(2023)》显示,目前中国已经催生了一大批现代科技助残企业,它们以全体残疾人或者某一类残疾人为目标群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为手段,致力于给残疾人带来便捷、安全、温馨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具体到成都,成都作为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一批涉残科研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和省市科研计划,也为实施科技助残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召开的成都市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成都残疾人事业“136”发展思路,将强化“科技支撑”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成都市残联联合多部门正在研究深入推动科技助残的方法举措,为科技助残政策支撑、平台搭建、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支持。

▲成都高新区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共培育孵化可穿戴外骨骼、脑机接口等科技类涉残项目14个,涌现了一批以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芯脑科技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助残企业,许多智能化、科技型辅助器具逐步纳入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目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未来:推进高科技在助残领域的应用

眼控仪、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人工耳蜗等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为残障人士带来好消息。近年来,科技成为助残重要力量。在这些科技产品帮助下,很多残疾人开启“无碍”生活,做到了一些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眼睛眨一眨,文字敲出来,形成一本文集。采集处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机电神经信号,实现仿生手的动作控制,让手随心动。

▲人工耳蜗 图据图虫创意

科技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和算法,它还承载着温暖和希望。高科技进入民生领域,科技助残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成都市残联表示,将进一步依托“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广泛凝聚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力量,推动建立科技助残政策制度、搭建科技助残平台载体、开展科技助残展示体验活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在残疾人康复、辅具、就业、无障碍等领域的应用转化,为残疾人构建更多便捷、心情愉悦的场景,提供更多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残疾人。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李钰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