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教师因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校规之上应有人性良知

评论丨教师因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校规之上应有人性良知
2024年06月16日 19:58 红星新闻

无论如何,校规之上应有人性,有良知,也应有普遍的公序良俗

一则大学老师因救患儿而授课迟到被处罚的通报,将某医科大学推上风口浪尖。

6月16日,有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该通报属实。通报内容显示,有学生反馈上课铃响,但授课教师未按时到达教室。而迟到的原因系抢救病人。最终,此事被认定为教学差错,学校给予该教师扣发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等处罚。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很多网友为涉事教师鸣不平,并对校方规定提出质疑,委实耐人寻味。

由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尚需还原,具体细节尚需“打捞”,特别是不为人知的背景尚需“补充”,不宜轻易站队。而学校已发布情况说明,“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意味着此事的真相离完整呈现更近了一步。

尽管有待调查,但整体看,再复杂、再曲折的事件,也不能脱离情、理、法(规)视角。具体到此事,如果涉事教师紧急抢救病人属实,其应该受到赞赏乃至“犒赏”。究其因,人命关天的事,容不得半点延宕,从职业特点乃至从最基本的良知出发,涉事教师第一时间选择救人,是值得肯定的。正如有网友所称,“她首先是一名医生,然后才是一位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迟到,他们也许缺的是一节课,但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医生临阵离开,也许会因此丧命。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所医科大学,其价值排序都应该是生命排在最前面。这是大众的朴素认知,也应是涉事机构所应具有的价值坐标。

当然,学校处理涉事教师也许有理有据,但在涉事老师“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仍对其如此处理,是否过重?

造成教学差错该处罚,紧急救死扶伤该不该获褒奖?一码归一码,只强调罚而忽略奖,也是众多网友看到这份通报忿然的重要原因。有网友举例称,私家车给救护车让路,闯红灯都能被取消处罚,而这名医生因抢救病人而影响上课,为何不能取消处罚?如此类比,未必恰当,但内含的逻辑是相通的。

此外,究竟有没有人举报该老师?若有,又是谁举报?这其中是否存在误解?一个正常的情况是,当老师因抢救病人而迟到,作为医学生,听闻此事应更多是感动,而不会怀恨在心;更多是对老师的敬意,而不会举报。那么具体到此事,仍有一些问号需要拉直。

无论如何,校规之上应有人性,有良知,也应有普遍的公序良俗。这名老师是否真的受到了委屈,乃至遭到不公平对待?期待调查还原真相,用彻底而全面的调查给出答案。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济之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