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的诗意与智慧:杨多杰成都新书分享会谈茶文化

茶里的诗意与智慧:杨多杰成都新书分享会谈茶文化
2024年06月22日 22:35 红星新闻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四川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而成都更是当下的喝茶圣地。今(22)日晚,茶文化研究者杨多杰带着新书《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最美茶诗》来到成都市三联韬奋书店,与读者一起探讨茶文化。

杨多杰

《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最美茶诗》是杨多杰结合多年的茶诗研究及教学经验,对蕴藏于茶诗中的茶之由来、茶之讲究、茶之品格的全面解读,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种茶到茶碾、茶硙等碎茶方式,再到焙茶、煎茶、点茶等不同朝代的各色制茶技法,一杯茶汤诞生过程中的种种工艺,尽显于茶诗之中。宫廷茶宴、禅院茶会、茶百戏等茶事情景,“贵洁不贵华”的茶盏烧制及遴选标准,包括茶农贸易之细节,经由茶诗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从茶诗的角度挖掘茶文化,精选白居易、苏轼、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文徽明等多位爱茶人创作的四十余首茶诗,新书分享会现场,杨多杰带领现场读者一起吟诵茶诗。

“较之茶书,茶诗拥有更庞大的体量与更丰富的内容,可谓中国茶文化的‘敦煌藏经洞’。”谈及这个独特的创作切入角度,杨多杰表示,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在参与茶事活动时,常用诗歌书写饮茶生活的感受与见闻,比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代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上就题写了几首茶诗,“也正是由于知识阶层的深度参与,中华茶文化核心审美中才一直蕴含着诗意的情愫。”

“我昨天才去了彭镇的老茶馆喝茶,感觉成都的茶馆仍然保留着烟火气。”杨多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次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彭镇的茶馆里,普通游客不过10块钱一碗茶,当地的老人是1块或者5角一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茶馆,当地的居民才有了相聚的地方;这些老人能够常常聚在一起,才能心情愉快、长命百岁。”

读者边听边做笔记

“茶是人们沟通的一种媒介。”杨多杰感慨,许多大城市住进楼房的老年人,虽然子女很孝顺,但精神状态并不是特别好,就是因为缺少了沟通交流。他认为,成都的茶馆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环境,饮茶文化在成都能够盛行,既离不开当地喝茶的传统,也离不开每个爱喝茶、会生活的成都人。“这时候这杯茶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与他一起喝这杯茶。我们通过成都的茶文化,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今在各个城市,年轻人爱喝许多新式茶饮,它们会对传统茶文化产生冲击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多杰表示,茶饮料其实反而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近传统茶文化,“是一件好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饮茶方法,等到年轻人有了一定年龄和阅历后,自然而然回去追求更加丰富的饮茶方式。我们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有信心,也对饮茶人有信心。”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苏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