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散打|欧洲杯全是肉体,美洲杯还有精灵

老记散打|欧洲杯全是肉体,美洲杯还有精灵
2024年06月25日 23:01 红星新闻
丰臻,资深足球记者,体育专栏作家,多次赴前线采访世界杯。现供职于凤凰网。 

截至北京时间6月25日清晨A、B两组三轮比赛全部完赛时,2024欧洲杯6个小组已经踢完的28场比赛,总共打进了67个进球,场均2.39个进球,不少,虽然包含6个乌龙球。能记住的漂亮进球也不算少,但主要是远射—— 

从德国队的埃姆雷·詹开始,罗马尼亚队的斯坦丘和马林、土耳其队的穆尔杜和居莱尔、意大利队的巴雷拉、荷兰队的加克波、瑞士队的沙奇里、捷克队的普罗沃德、丹麦队的尤尔曼德等人相继打出13脚远射。 

居莱尔远射破门 图据IC photo

2024欧洲杯小组赛没打完,远射进球数量就已经超出卡塔尔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的总和。这说明什么?禁区外远射固然都是世界波,但是不是也意味着,要通过配合打到禁区内破门越来越难了,打远射也是没办法。 

注意,这些远射里还没有一脚直接任意球。圆月弯刀能不能重现江湖还不好说,但确实在最近几届大赛里不容易看到。能记住的漂亮的直接任意球,好像还是2018世界杯小组赛上C罗帽子戏法绝平西班牙队的那一脚。 

至于禁区里的精彩进球,也只能想起乌克兰队2比1逆转斯洛伐克队那场亚列姆丘克的禁区内停球射门一气呵成。但是这球总归有点踉跄,不够优雅。

亚列姆丘克的禁区内停球射门一气呵成

本届欧洲杯迄今为止,还缺乏那种充满想象力的配合、传球或进球。

可能因为欧洲杯一板一眼太规矩了,6月25日早上看到哥伦比亚队2比0巴拉圭队的美洲杯集锦时有点被吓到。跟欧洲杯相比,被戏称“每周杯”的美洲杯毕竟不那么严肃,耗费上午上班时间看球似乎不应该,所以只能看集锦。但已经远离欧洲主流联赛的J罗告诉我,我有偏见。

J罗第一个助攻是传中,他边路拿球先用一个奇怪的节奏晃出了传中角度,几乎原地摆腿,然后球飞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绕过所有防守球员,传到了无人盯防的后点,穆里奥斯轻松头球破门。

J罗左路传中,穆尼奥斯头球破门

这条弧线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J罗出球瞬间的设计感和操控感太强了,球飞出去后,还像无人机一样被一路在遥控。欧洲杯上现在根本看不到这种传球。过了一下脑子,整个欧洲杯上,也没有谁的球风跟J罗接近。 

顺道说一句,10年前他在巴西世界杯上的那个禁区外控球转身凌空抽射,比这届欧洲杯上的所有远射都更有技术难度。

黑夜白天,两相对比下,欧洲杯和美洲杯的两种味道出来了。欧洲杯更注重团队、秩序、节奏,美洲杯更能展现个人风格、想象力和技巧。

J罗这类偏古典的前腰已不能适应欧洲主流联赛,但不意味原来那种足球就失去价值了。足球除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还追求更好看。“好看”是个复杂的概念,至少没有统一标准的概念。 

可能也只有梅西这种从小在欧洲长大的天纵奇才能两全其美。梅西37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恰好聊到了欧洲、南美的差异。

梅西说了很多,其中一句是:“在瓜迪奥拉时代,情况有点让人迷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球队以那种方式踢球。在小孩子六七岁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告诉他们必须两次触球就传球,速度要快。我觉得,在那个年龄段,应该让他们经历一些我小时候的事情。你不能剥夺每个人的创造性,我们不应该剥夺每个球员的创造性,这是南美球员一生中的常态。我们确实也越来越少看到这种创造性了。”

我解读一下球王的话:

瓜迪奥拉的传控,本质上是控制和秩序,弱化了人的局部创造性,强化了球运转过程中的整体创造性。整体是前提,创造性是结果。这件事确实有点邪性,瓜迪奥拉的创造性整体体系里,球员是螺丝钉,只是分黄金版还是青铜版。

瓜迪奥拉从西班牙到德国到英格兰,一路留下了一众门徒,对欧洲足球已经产生深刻影响。欧洲主流足球还融合了克洛普、波切蒂诺等人在穆里尼奥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高位逼抢防反流,把强度和速度发展到了极致。

瓜迪奥拉和克洛普合流后,欧洲足球就走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尽头,不给古典主义留一点空间了。

高速机械化运转下的欧洲足球很有激情,球场内像荷尔蒙炸锅。美洲杯不一样,草皮上除了有肉体,还有精灵。人类总是需要精灵。

编辑 欧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