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9日,《岁月融融——何定镛作品选》新书分享会在成都温江区鱼凫文化研究院举行。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达真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新书作品。作品浓缩了何定镛笔耕多年的文史精华、科普文章与文学创作,红星新闻在此刊发蒋蓝的读后随笔,以飨读者。
融融向暖的笔意
——何定镛先生新作《岁月融融》读后
文/蒋蓝
何定镛先生是老作家,更是我供职的新闻系统受人敬仰的前辈。他笔耕不辍,新闻与文学成为了他人生的双翼。作为一部多文体的作品合集,新作《岁月融融》浓缩了他笔耕多年的文史精华、科普文章与文学创作,他不但钟情于巴蜀的历史与草木山水,而且深切探寻了与他有交往的文人的心路历程,对一些近乎湮没的历史往事进行了富有温度的爬梳与打捞,呈现出浓郁、舒缓、深情的写作气质,真实、真情、真识,成为了何定镛先生秉持多年的写作向度,也让我们领略到“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的巴蜀根性。
在《岁月融融》当中,我不但读到了一部鲜活的成都生活史,而且读到了一个人对于这个城市的深情与深爱,读到了一个作家坚持真理、弘扬真理的大爱,也读到了一个职业新闻人矢志不渝的新闻情结,就像在风云际会的舆论之海中的一叶小舟,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惊涛骇浪,却从未放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最初理想。
何定镛4岁多就随执教的母亲来蓉,他以近80载的阅历,见证了成都的繁荣与变迁。在他笔下,不是挖掘历史材料来写作,而是他丰厚的人生经历储备,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资源。他留下了商业场、马镇街、列五中学等等点位的人生故事,以《别样的情怀》记录了家族沉浮,也记录了周克芹、贺星寒、流沙河、李劼人等等文化名人的心路历程,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的文章里,清晰记录了很多人语焉不详的具体细节。举一个例子,我在几年前采访周克芹的后人时,他们就说不清楚周克芹在狮子山农校读书的情况。而何定镛在《春风化雨》里写道:
我和克芹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在成都市东郊沙河堡有处水面叫大观堰,旁边有一学堂——成都市农业学校。几十年前,我从成都列五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入该校读书,有幸成为著名作家周克芹的校友。克芹是学校里“蜜源文学社”的社长,参与文学社活动的校友还有后来成为诗人的魏知常、程显华,以及以写草、花卉著称的邓承康。我比这几位学长都小班级,文学社的活动影响了我这个班上的通讯组组长,也许这就是我和文学最早结下的缘。
20世纪60年代初,我从农校毕业出来有幸分配到市政府工作。那时,还没有天府广场,也没有展览馆,皇城保存完好,走过两个大石狮,进人城门洞,明远楼处四合院即市政府的农业局,那时大作家,前副市长李劼人也从这个城门洞去上班,在沙河堡与李劼人故居“菱窠”相邻,而今又与李劼人同院上班,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从这些记录里,我们不但能够感受到作者的那份真诚,还能感受到他对文学那一种发自灵魂的深爱。
何定镛先生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世故与暮气。有人说,天下文章都是有气味的,好文章的气味会让人迷恋,让人沉醉,像一坛老酒,余韵无穷。在我看来,《岁月融融》恰恰是: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定铺是一个热爱生活、诚实认真、执着追求文化艺术生活、终生读书写字的老成都文化人。何定镛认为,“作为一个有灵性的人,要不囿于命运,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一息尚存要读书,一笔用终生。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展望未来,作为一个作家,将努力奉献更多与人民生活、科学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在文学艺术、科学文艺创作中努力提高自已科学思想和文化素质,直面人生,撰写出与读者之心唱和的作品来。”实际上,他用毕生的奉献,兑现了这一诺言。
在此,我借用宋代词人张炎的《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南)》的“融融向暖”一句话,祝福何定镛老师。
编辑 苏静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