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论坛邀请碳中和领域相关院士、行业领袖、企业代表,聚焦双碳领域热点话题,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于贵瑞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围绕生态系统碳汇、“双碳”目标下科技发展路径等角度发表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
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绿色、最经济、最具规模的技术途径
减排、增汇,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减排指的是推进科技进步,促进脱碳绿色转型发展,培育新型脱碳产业经济。增汇,意味着发展协同生态环境建设、基于自然的碳中和技术方案,培育新型生态经济。
“据估算,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在110亿吨或以上。假定未来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那么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3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于贵瑞发表主旨报告,他认为,“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可以通过工业减排和能源转型,减掉70亿-8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通过CCUS技术和生态系统碳汇提供20亿-30亿吨的固碳能力。”
于贵瑞认为,相比于减排、封碳,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绿色、最经济、最具规模的技术途径,“同时也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度契合”。那么目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如何?
他表示,随着中国生态恢复等因素,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碳汇能力正在不断升高,“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储量为例,土壤和植被总共储存了约3500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目前,中国的林龄结构决定碳汇功能及现有森林仍然具有巨大碳蓄积潜力。”在固碳速率方面,数据显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约为13亿吨每年,“在现有的陆地管理体制下,2030年-2040年的固碳速率或将最大。”
“此外,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高强度碳汇功能区主要分布在西南、东中南和东北林区。”于贵瑞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还显示,固碳速率与各省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这意味着欠发达和发展中地区固碳速率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固碳速率,“因此,我希望能够从国家和行业层面进行综合权衡,实现整体协调、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
推进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根本在于科技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碳中和不是实现绝对零排放,而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组织或个人能通过植树造林、固碳/负碳技术应用等形式,抵消自身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能源体系是一个构建的过程,要支撑国家发展,同时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从能源角度而言,我们将会有一场革命,必须将能源结构调整得更加清洁低碳。”
在他看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正面临着不少挑战,“能源生产与工业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能源生产主要源于煤炭利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是主要排放行业,交通、建筑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能源结构调整如何破局?“我们可以发挥多种能源互补融合优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体系,还能在工业流程革新中运用新思路、新途径,同时实现交通运输电气化、建筑节能。”刘中民说。
他认为,随着能源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互相叠加,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正在启动。我们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根本在于科技革命。”
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需要完成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颠覆传统技术、构建新型产业链。另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上,要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刘中民提到,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需要打破常规流程,实现流程再造,“同时,未来的能源系统,应该是低碳化、智能化和分布式能源相结合的系统,因此需要朝着实现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方向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图据主办方
编辑 李钰仪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