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严谨和权威,应当体现在每个环节
近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海口购置的房产遭遇“乌龙法拍”事件引发关注。据报道,李先生近日收到物业的通知,称房子被查封并已开始走法拍程序。多番查询后发现,原来是由于一起经济纠纷案的被告人与李先生名字完全相同,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乌龙,误将李先生的房产牵扯其中。
这是一起因同名同姓导致的“乌龙”事件。李先生随即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在核实情况后解封了房产,并向李先生道歉。
只因与被执行人同名同姓,李先生的房产便被查封并进入法拍程序,这一失误令人瞠目结舌。若非李先生及时提出异议,房子或会悄然易主,这将不仅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易给司法执行公信力蒙上一层阴影。法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在司法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执行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此次“乌龙法拍”事件,虽然及时得到了纠正,但在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更应引起反思,避免类似事件以“忙中出错”为由再次发生。
从事件经过来看,整个流程中多个环节的失守令人痛心。法院向律师出具调查令,不可以只有姓名而欠缺身份证号码,法院收到错误财产信息之后,也没有进一步核实房产是否为被执行人所有。在案件信息核查阶段,工作人员本应秉持严谨态度,对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实,确保准确无误。同名同姓之人在社会中并不罕见,仅依据姓名这个单一信息就草率作出查封、拍卖决定,显然是严重的失职行为。这反映出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对待工作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房产查封、拍卖涉及公民重大财产权益,相关人员办的只是一个案子,对别人来说却可能是身家性命,这直接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也关乎整个社会对法治的信任。一次“乌龙法拍”事件,不仅让李先生陷入巨大困扰,更容易让公众对司法执行的严谨性产生质疑。错误既然可能发生一次,也就还有可能发生下一次。制度未能有效落地,各环节之间的审核与监督机制缺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乌龙法拍”事件暴露出的工作漏洞亟待填补。
确定当事人身份的不能只有名字,还必须有公民身份号码,这是常识性的问题。要避免“下一次”乌龙事件发生,需全面检视司法执行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落实审核、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进行多轮交叉核对,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此外,还有必要建立问责机制。如果“乌龙法拍”的代价只是一句道歉,则难以起到警示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有效约束。
诚然,司法执行工作繁杂而辛苦,各法院执行局的卷宗可谓堆积如山,我们也愿意相信,“乌龙法拍”事件只是个案,但它毕竟敲响了警钟:法律的严谨和权威,应当体现在每个环节。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完善的制度确保每一个法律环节都经得起考验,确保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得到充分保障。惟其如此,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确保司法执行的公信力,避免类似乌龙事件再次上演。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