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发特大地震风险损失预估:或致近30万人死亡 此前预计30年内巨震概率为80%

日本再发特大地震风险损失预估:或致近30万人死亡 此前预计30年内巨震概率为80%
2025年03月31日 14:29 红星新闻

当地时间3月31日,日本政府方面公布了有关“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估算损失数据。估算数据显示,“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如果发生,至多或导致29.8万人死亡。这一数字将是2011年“3·11日本地震”死亡人数(1.59万人)的18.7倍。

据日本《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等报道,日本政府专家会议工作组表示,预计死亡人数中,21.5万人可能因海啸丧生,7.3万人可能因建筑物倒塌丧生,8700人可能因火灾等丧生。

▲日本防灾担当大臣坂井学(右)展示最新报告书

日本政府曾设定目标,到2023年底将2012年估算的死亡人数减少80%,将建筑物受损数量减少50%,但实际减少幅度均不足10%,远未达到目标。

最新报告显示,完全被破坏或消失的建筑物可能达到235万栋。经济损失的预估规模相比2013年的220万亿日元,增加了72万亿日元,达292万亿日元。《每日新闻》指出,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国家预算的2.5倍。

自2023年起,日本政府通过由专家组成的两个会议展开讨论,以修订防灾对策的受灾预估规模。专家会议指出,仅靠传统的行政主导对策已达到极限,呼吁每一位日本国民积极参与住宅抗震加固和迅速避难行动。

▲(资料图)去年8月,日本宫崎县发生7.1级地震 图据视觉中国

此次专家会议的讨论基于更高精度的地形、地基数据,显示受害区域范围更广。相比以往的估计,从福岛县到冲绳县被水淹没的区域增加了30%,达到1152平方公里。

日本地震专家每年1月都会重新计算发生特大地震的概率,从2018年至今,这一概率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今年1月,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曾估计,“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在未来30年内发生的概率约为80%。

据央视新闻报道,研究已知,以日本东海地区以西的太平洋沿岸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为止反复发生,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日本气象厅及地震相关专家等方面认为,自静冈县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来有发生特大地震的风险,并持续在关注和评估相关数据。

据悉,该海槽海面覆盖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深约4千米,大约每隔100至150年发生一次大型地震。

去年8月,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了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首次发布了针对南海海槽地震的“日本南海海槽地震临时情报——巨大地震注意报”。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央视新闻

编辑 张寻 责编 冯玲玲

54条评论|149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汶川8级已经够吓人了,9.5级简直不敢想象
3月31日16:29举报13回复
会有让日本沉没的地震吗?
C科技:回复@冲浪需大方:100万年后估计就没人类了
3月31日17:14举报回复
冲浪需大方:大概一千万到两千万年,日本就没了,现在板块正把日本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往马里亚纳海沟里推
3月31日17:10举报回复
C科技:估计没有
3月31日17:02举报回复
日本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有用的,是不是给挡住了些风浪
3月31日16:30举报9回复
最新评论
拜瑞斯福建福州
最近亚洲板块很活跃
4月1日22:42举报回复
黑柠檬we山西吕梁
日本人都死了吧!
4月1日07:38举报回复
samaskt湖南张家界
看起来很吓人
4月1日03:01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