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刊·新青年|方洪波:依旧青年

年终特刊·新青年|方洪波:依旧青年
2017年12月31日 14:55 经济观察网

理性·建设性

执掌美的后,方洪波完成了一次极为关键的改革,由此种种赞誉加身,起初他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现在他又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1992年,大汗淋漓的方洪波赶到了位于广州佛山北滘的美的工业区门口,即将要进入一张名为《美的报》的内刊工作,他或许并不清楚,时代已经徐徐铺开。这一年,方洪波25岁,美的24岁。

1997年,方洪波停在顺德大良停车场的车被人砸了,第二天他开着这辆烂车到了美的大楼楼下。这年接任销售经理一职的方洪波推动了一系列剧烈的改革措施。这一年方洪波30岁,美的29岁。

2012年,何享健将方洪波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彻谈了一个多小时,并最终决定让方洪波接班。数月后,方洪波成为了美的集团的董事长,又开启了一轮艰难的改革。这一年方洪波46岁,美的45岁。

2017年10月,50岁的方洪波在美的总部29层会议室讲述了这些故事,细节丰富、情节起伏。在执掌美的后,方洪波完成了一次极为关键的改革,由此种种赞誉加身,起初他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现在他又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在他身后的这家中国颇具典型意义的民营企业,也已经在风浪中波荡了49个年头,并即将迎来它50岁的生日。

方洪波无意为这家企业的50周年大大的操办一翻。在美的的25年时间中,方洪波经历过美的两次盛大的庆典,这是两次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盛况,2010年当方洪波站在庆典舞台上的那一刻,聆听何享健念出“再造一个美的计划”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仿佛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

现在方洪波的表情中已经看不出这样的迹象,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方洪波聊起这些回忆时,云淡风轻、不露声色,只有一双挑高的眉毛透露出一种紧张压迫的气氛。

这很容易让人忽略青年时代的方洪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上海就学时,方洪波参加过诗社、喜欢听讲座、文笔优美;他追求时髦,愿意花两个月的生活费购置一件西装。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稍意气归”,那个意气风发的方洪波属于80年代的上海,属于一个被躁热、冲动和无限的憧憬所笼罩的“青年”般的时代,属于那个他描述中“没有一座高架,没有一条隧道,但是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地方。

25年后,这位20来岁时,曾有着“乌黑头发和明媚笑容”、喜欢文学和时尚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克制、理性甚至略带一丝消极的企业家。

“什么都看透了”、“看透了就不会焦虑了”,方洪波一遍又一遍的说道 。这种冷静和理性让他看上去甚至带有一些消极和悲观,尽管方洪波正处在他个人名誉的顶峰时期。

在美的大厦外的顺德市,新时代到来的迹象已经出现。一位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在2017年出现了锐减,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环保日益重视,让一些顺德不达标的本地企业关停,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这是中国制造业一个微小的缩影,各种外部环境和生产要素的改变让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一场重构,其中一些企业走在了前面,比如美的。依然有大量的企业还尚未适应这个刚刚到来的新时代,

但无论如何,时代的轰鸣声已然到来,不会停歇。

诗歌摇滚

1983年,怀揣着录取通知的方洪波来到了上海。方洪波的父亲是一位历史系老师,受到父亲的影响,方洪波大学选择的专业是历史系。这一年,方洪波仅有16岁,也是其所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年龄最小的学生。

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经历的第一个完整的十年,国企改革政策不断释出、乡镇企业如春笋般涌现。1980年,广州顺德一家被称为“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的“企业”开始生产电风扇,一年后,这家刚满22岁的企业选了一个新的名字:美的。

但这些在当时都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中国的80年代属于诗歌和摇滚。

1986年,《星星》诗刊请来了北岛等人举办了一台朗诵会,会场内座无虚席,人满为患,以至于北岛只能从会场的后窗离开现场。同一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拼盘演唱会上,25岁的崔健弹着电吉他,一个裤腿高一个裤腿底地唱了一首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在间奏时,他甩着头,在舞台上用力地踏步,拉起的那条裤管最终落了下来。

来自于中部省份小村落的方洪波竟然很快地适应了这如潮水般涌来的新时代。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方洪波过得时髦、活跃。

“当时的上海没有一座高架,没有一条隧道,但是充满了理想和希望”,方洪波回忆起大学的生活时说道。

1987年,毕业后的方洪波放弃了他二战史研究生学位,来到了距离上海1200公里外的湖北十堰市,进入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作。

在二汽的日子过得悠长而可知,仿佛能一眼望到终点。1992年,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南陲,惊醒了那些充满欲望、理想和不甘的人们,上百万人从全国汇集,抵达中国的南陲,他们涌入工厂、街道,找寻工作或者仅仅是为了排队买一张认股抽签表。

这些异常敏锐的人群在一篇文章中嗅到了“新世界”的味道。这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通讯文章始刊于《深圳特区报》头版,文章详细记录了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所做的讲话。3月30日,经《光明日报》头版转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该年7月,方洪波从十堰赶往广州出差,出佛山机场,至广州、深圳的沿途,方洪波感觉到异常兴奋,“一切都是新的”。出差返回后,方洪波义无反顾的从二汽离职,赶赴深圳。

三个月后,方洪波站在了美的工业区的门口。

成都夜雨

1992年,美的工业城一期工程刚刚竣工,在当年的5月这家企业成立了美的电器,并在5月被广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8个内部股份制改造企业试点单位之一。

一系列的改变让这家彼时在北滘镇排名第四的企业雄心勃勃,恰如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所做的那样——当时代透出一条细缝,他们会拼尽全力地踏出一条大道。

方洪波住进了北滘的一家旅馆,几个月后又搬进了美的的宿舍。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与安徽的家乡不同、与上海不同,也与数千公里外的二汽不同。用方洪波的话说,当时甚至是去菜市场买菜,都被人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好奇地关注着——在这之前,顺德的外地人很少,也鲜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人。

在美的内刊就任编辑一职的方洪波很快因为文采、尽职以及在二汽工作所习得的伶俐和稳健而被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所注意,何享健出差时常会带上方洪波。“你回去接一下广告经理”,1995年6月,成都机场候机厅,何享健突然对一起出差的方洪波说道。

方洪波愣了,他第一反应是何享健让他回去用车接一下当时美的广告业务负责人——何享健相当长的时间中都是用顺德方言与方洪波交谈,彼时方洪波尚不能完全听懂顺德话。

何享健观察到方洪波迟疑的反应,又重复了一句“你回去接任广告经理这个岗位”,这次方洪波听懂了。一切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这是所谓的方洪波在美的火箭式升迁的初始。彼时,成都机场外大雨滂沱。

宝马被砸

方洪波的宝马车被砸了。

车是停在顺德大良一处停车场时被砸的,时间是1997年,在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一职后不久,这一年方洪波刚刚30岁。

1997年7月,方洪波正式接手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一职,彼时,美的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局面。由于整个市场的波动,广东省政府正在着手推动一项美的、科龙、华宝的合并计划,何享健拒绝了这一提议,但这一决定迫切需要业绩进行支撑。

此前的总经理是北滘本地人,性格强势,他一手带起了一支销售团队,构建了美的的销售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超过90%都是本地人。

正是在这一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家电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美的此前曾经依赖的统购统销、大代理销售模式开始失灵,公司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出现下滑。

压力落在了方洪波的肩上。上任伊始,方洪波更换了几乎整个原有的销售体系——90%的本地人在这轮更换中被辞退,几乎所有的顺德本地市场代理龙头被拿掉。同时,美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新入职的销售业务员几乎全部是大学生,1997年美的空调招收了19批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这些人都是由方洪波亲自面试。此外,方洪波率领团队,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并根据摸底的情况,打通了生产——销售的通道,集中精力做“明星产品”。

一连串的措施在1998年见到了效果,在这一年美的的销售取得了爆发式增长,销量超过了合并华宝的科龙。

在方洪波大刀阔斧的砍去原有销售团队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方洪波把本地人都干掉了,他想干什么?!”当时一位美的高层愤怒的说道,这句话后来传进了方洪波的耳朵中。

一个细节可以体现出方洪波所面临的阻力,在2000年前,美的公司内部的年终会议几乎都是以顺德方言进行的。

形成一个庞大的本地势力集团,几乎是中国乡镇企业难以规避的必经之路,它们曾为企业的萌芽保驾护航,但在新的阶段,它们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像所有既得利益的团体一样,它天然地排斥试图改变现状的任何尝试。“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在美的公司的大堂,何享健对方洪波说道。

盛世危机

2010年,当何享健在盛大的庆典上宣布一个“再造美的的计划”时,方洪波就站在一侧,这一年,他44岁,很难再被称为“青年”,但并不妨碍他所感到的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仿佛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

方洪波的意气风发事出有因,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仅仅在极短的时间中影响了美的的业绩。在2009年下半年,美的的销量已经出现回暖,这让包括方洪波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不解。

政策展现了它的威力。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其中一项针对内需的政策即“家电下乡”。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家电行业在全球经济衰落的背景下却异军突起,2010年、2011年销售产值均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恰恰是在这次盛典举行一年后,危机的迹象正在出现。

导火索是出口至美国的一个订单,何享健发现完成这个1亿多美元的订单,美的将会亏损2亿人民币。随后何享健又参加了一次空调海外订单检讨会,这次会议给何享健带来了很大触动。

何享健终于下定决心确定美的集团的接班人。

2012年,美的高管准备集体去伦敦观看第30届奥运会,在启程前,何享健把方洪波交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并且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

在这次谈话中,何享健正式告知方洪波让他接班的决定,并让其考虑接班后的方案,何享健还聊到了美的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谈话过程中,已经70岁的何享健数度动情。

8月,从伦敦返回后,何享健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并在这次会议上宣布了由46岁的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团董事长。

顺流逆流

接班后的方洪波开启了一轮新改革。

方洪波用了“壮士断腕”、“暴风骤雨”这样充满力度的词汇来形容2012年后美的集团推行的这一轮改革。他砍掉了所有不盈利的产品品类,特别是一些诸如电熨斗、剃须刀这些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产品线,产品型号SKU减少至50%。变卖、退还了超过7700亩土地。

这些措施,特别是大规模的裁员把方洪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方洪波要求公司所有高管要忍得住,忍得住外部非议、忍得住收入下降、忍得住政府和员工的质疑。

此外,方洪波推动美的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在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确定了一个12字的整体方向“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方针。

在方洪波看来,主导整个改革的根本逻辑是:中国制造业依托于人口、政策红利而维持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时代已经接近尾声,整个生产结构迫切需要一次重塑和提升。

改革见效比方洪波预计的要快——在他的原定计划中,可能要2014年才能见到效果,但2013年美的集团在现金流、库存、营收、利润率等多个数据均出现回升。

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上市后,美的集团的市值一路下挫,并一度跌至500亿左右。

市值的低靡让一些高管对方洪波的战略表示了质疑,在酒桌上,一位元老当着何享健的面说道:“你知道美的的市值为什么这么低吗?就是投资人觉得你的战略方向有问题,和盈利多少没有关系。”

方洪波讲述这一酒桌上发生的小片段时,表情平静。但如果联想到他在进入美的后,由于改革所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的质疑,或许就能明白当时方洪波内心经历的波折。“大不了就不干了,我还能有什么最坏的结局”,在改革推动备受质疑时,方洪波曾经这样想过。

“这种信任关系可能都在变化。如果哪个细节没有把握好,会顷刻间发生变化。它很脆弱,毕竟不是血缘关系,是雇佣关系”方洪波曾经这样形容过他和何享健之间的信任关系。

方洪波还说,一把手状态基本都差不多,很孤独。

幸好,这仅仅是美的集团改革途中的一段插曲。进入2015年,美的集团市值开始回升。2016-2017年,这家已经49岁的企业重新受到资本热捧,并数度问鼎深市市值第一。

如果一天

方洪波在公众形象塑造这件事情上表现的极为克制,他一年只接受一两次媒体的专访。

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可能给公众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董明珠“炮轰”美的的事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经在公开场合数次指责美的涉嫌“技术抄袭”。

从某些角度看,方洪波和董明珠两人在人生的轨迹中存在诸多共同点,比如他们都起家于销售岗位,比如他们都曾经在1997年前后力挽狂澜,比如他们都在所在企业主导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并且尝试将企业带向新的征程,但从股份的角度,他们都不曾“拥有”这两家企业。

两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董明珠性格强势,方洪波看似温文尔雅,董明珠金句连连、自成IP,方洪波则鲜少露面,但抛开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异,两者最大的差异或许在于他们所处的企业——格力电器最大持股方是格力集团,而格力集团是珠海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企业,而美的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它最大股东是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这是何享健的企业。

方洪波的办公室在29楼,这座美的大楼共有31层,其余的两层是留给何享健待客的地方,尽管他并不常来。

方洪波周围的人有时会叫他波哥,但是在工作时间外,方洪波几乎和同事、员工毫无交集,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

工作外的方洪波喜欢滑雪,一个雪季能去滑雪四、五次。方洪波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文词优美,意境深远。“也许我们应该适应,时光亦或岁月只有漫长,其实没有永远”,这句话摘自由方洪波写作的《从美的报开始,最好的时光》一文。这篇文章在2016年发表于美的的新媒体内刊。

方洪波的童年在安徽枞阳的一个小村庄度过,陪伴方洪波的是他的奶奶,这位女性曾经在战火中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北京摸索到安徽,寻找失散的丈夫。方洪波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是奶奶在北京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这让方洪波对于时代的力量深信不疑,他知道,新的时代总是会来的。唯一不确定的是,方洪波、董明珠们,在新的时代中,将会站在哪里,走向何方。“如果有一天我落后了,我会自己主动退的,一直赖着,走的时候会很难看”,方洪波说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