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稳”了!

茅台“稳”了!
2021年03月31日 13:37 云酒头条

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3月30日,贵州茅台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49.15亿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97亿元,同比增长13.33%。

这份“成绩单”拥有特殊意义。这是茅台集团自2019年跨越千亿之后的第一份“后千亿”成绩单,综合考虑2020年的复杂环境,它证明了茅台实现稳定增长的“韧性”。

时间回到2020年3月3日,媒体的聚光灯几乎同时打向了一个此前酒业鲜有耳闻的名字——高卫东。这位贵州省省委委员、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那一天起正式接棒李保芳,出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彼时,距茅台宣布实现千亿营收仅过去两个半月。渠道改造、文化茅台、“后千亿”时代,加之仍在延续的疫情影响——在此特殊时间节点上的“掌门人换帅”,茅台的未来无疑令业内外产生了诸多猜想。

大多数人的疑问是:48岁的高卫东,将带领“后千亿”的茅台走向何方?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这一问题,答案已经渐趋明朗。人们发现,这位“70后”茅台一把手,在上任以来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执着与沉稳。其始终执着于目标,努力把茅台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始终执着于稳中求进、创新发展,让公司治理持续规范、优化;始终执着于质量,不遗余力地让生产质量稳定,让企业和市场更好。

2020年,大踏步前进中的茅台,“稳”字都成了最鲜明的写照,也成为茅台向更高目标跃进的“保障”。

茅台,稳了

2020年,可谓茅台发展的“本命年”。

彼时,贵州省委巡视组对茅台“政治体检”的巡视反馈刚传达到位,需要落实动员;“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谋篇之际,千亿营收、万亿市值之后茅台怎样在保持高位的同时,大踏步前行?承前启后之际,茅台就当下与未来,应有怎样的系统的思考与判断?如何释疑外界对于集团2018年下半年来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的猜想?

“稳”字当头,是茅台最合理最有效的选择。从生产质量和产能提升开始,茅台以“三找”为抓手,很快找准了发展的三条生命线——质量、安全、环保,并明确:茅台之所以行稳致远,就在于守住了“质量、安全、环保”三条生命线,而“安全”和“环保”,归根结底都是为“质量”服务,离开质量谈任何工作,结果都是无效的。

就在茅台如此关注质量的时候,很少人意识到了质量对于茅台的“重要性”——贵州茅台2020年报显示,茅台酒制酒车间设计产能4.256万吨,实际产能5.0235万吨,系列酒设计产能2.526万吨,实际产能2.4925万吨。反映了茅台及系列酒当前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的状态,更对茅台及系列酒生产“稳”提出了更高要求,布局“5万吨级”年产量的茅台行稳致远。

▲茅台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项目施工现场

在茅台,“稳”体现在方方面面,经营、管理、市场等层面,这也让很多人对茅台“稳”的策略表示苛责:明明有“飙车”的能力,为何要坚持“稳”字当头。

回顾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的工作部署可以发现,同样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字贯穿全年经济工作的背后,体现了对中央政府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深化供给侧改革、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努力。

凭借“稳字当头”,中国经济成功保持健康增长,而茅台的成绩单也证明了一切。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贵州茅台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13%,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77亿元,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同年,茅台品牌价值达到537亿美元,品牌全球排名由2016年的第93位升至目前的第18位,居全球烈酒榜首,股价、市值也屡创新高,市值也一度突破三万亿元。

“我们不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还形成了人心稳、生产稳、市场稳的良好局面。”高卫东表示。显然,茅台不仅“稳”住了发展势头,更开创了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稳中有进”

茅台“稳健”发展格局之下,“进”是必然结果。

2020年,茅台贯彻落实“稳市稳价”的核心策略,无论是出厂价还是市场零售价,茅台酒价格体系成功“稳”了下来,“消费者能够买到酒、喝上酒”,渠道库存也保持低位水平,避免了收藏、投机属性大于消费属性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渠道、服务、改革、文化均有了极大的提升。

▲高卫东

茅台酒市场稳中趋优,取得的最大收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贵州茅台2020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批发渠道销售815.82亿元,同比增长4.46%,直销渠道销售132.4亿,同比增长82.66%,双双录得增长的同时,直销渠道快速发力,兼顾了稳价、消费者服务与利润率提升的多重目标。

趋优的不仅仅是茅台,“酱酒热”“高端热”的当下,名优白酒价格持续上涨,在茅台酒牢牢“锚定”1499元/瓶的背景下,对价格背后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巨大缓冲,白酒价值指数也避免了过快上涨,同时茅台也引领广大酒类品牌,尤其是酱香型白酒品牌服务消费升级。

即便在茅台集团内部,稳价极大调动了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打击了部分经销商“躺着赚钱”的心理,促使其向品牌服务商转变,主动走出去,传播茅台酒文化,不断盘活市场,同时为集团“聚合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茅台来讲,“白酒一哥”的身份意味着前面没有“标兵”,只有打造更好的自己,构建“稳中有进”的格局,实现了边调整边发展,彻底为中长期的更高质量发展打开通道。

2021,依然“稳”字当头

贵州茅台年报显示,2021年经营目标之一是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5%左右,并明确了包括抓好生产质量、做好市场营销等九项工作。

10.5%的增长目标,显示了茅台2021年仍坚持“稳”字当头。

按照茅台计划,2021年要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托底。具体到2021年茅台酒营销工作,他更是一口气说了7个“稳”:要坚定不移保稳定促发展,以基础稳、品质稳、政策稳,推动市场稳、价格稳、发展稳。

“稳”的同时,“进”仍在进行。例如渠道调整,高卫东在贵州茅台酒2020年度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上透露,推动商超电商渠道成为精准销售、稳市稳价、平衡供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与社会渠道、自营体系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这次会上,高卫东还特别强调了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控价稳市工作常态化;二是做好元旦、春节的销售工作,精准服务好消费者,确保新年一季度“开门红”。

稳增长,不代表慢增长,更不代表不增长。茅台集团对于贵州省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一家企业,而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此前的工作经验,决定了高卫东在带领茅台为地方经济做更大贡献时,其思考维度将更加着眼于大经济、大基建的宏观效果,也将以更大的站位和视野,来看一瓶酒的价值。

茅台之“稳”,行业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茅台的稳健发展,除了保证企业本身的行稳致远,给地方经济带来更多的效益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实则为整个行业的平稳运行,撑起了一片信心与空间,给行业带来诸多利好。

作为已经拥有千亿规模和万亿市值的航母型明星企业,龙头茅台的稳健与进取,一定程度上关乎行业走向趋势。其对整个白酒行业而言,无异于“压舱石”和“定盘星”。茅台好才能大家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在行业方面,去年7月,茅台联合郎酒、习酒、国台、珍酒、劲牌、钓鱼台共同签署《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共同推动酱香型白酒聚合发展,让“酱酒热”成为了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共识。

在社会责任层面,茅台在每年巨资投入捐资助学、环境保护等之外,更以卓有成效的脱贫攻坚实践,荣获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持续在乡村振兴层面贡献力量,为行业树立了“标兵”。

在股市方面,茅台的现象级增长,是很多业内人士理直气壮看好白酒股的底层逻辑。从2001年上市至今,20年来,贵州茅台不断刷新历史。

2007年成为股改后两市首只百元股;2017年总市值超过全球酒王帝亚显示吉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2018年成为白酒第一只市值破万亿的股票;2019年6月盘中股价破千元,成为新世纪以来股改后A股首只千元股;2020年,每股最高飙至1875.00元/股,总市值超过2万亿;2021年2月9日,市值正式突破3万亿元大关。

在这其中,其对白酒、消费股甚至大盘均起到带动拉升作用,对茅台股东和整个白酒股来说,带来了极大利好。

20年,也是茅台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阶段,给行业带来了助益。尽管“酱酒热的本质到底是不是茅台热”仍处于探讨之中,但没有人会否认,茅台在其中起到的巨大的带动作用。无数入局者涌入酱酒市场,茅台镇周边的酱酒企业借势崛起,酱香酒核心产区形成,产业利好局面清晰可见。

在投资层面,对于产能“天花板”效应已经明显的茅台来讲,投资者十分关心在突破千亿之后如何寻求更多的发展,而茅台稳健的业绩表现也给投资者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可以看到,过去的2020年,茅台业绩增长稳中有进、市场盘面稳定,对行业意义重大。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酒企都已瞄准高质量发展。而茅台的稳,无疑将带给茅台和整个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